洛阳紫宸殿的暖阁里,炭火盆烧得正旺,耶律现却没靠得太近,只捧着云南送来的奏报,站在窗前翻看。奏报上的字迹密密麻麻,全是五诏盟首领与云南百姓的感激之语——有的农户说今年水稻丰收,卖粮赚的钱够盖新房;有的商队说铁路通车后,山货运往中原的成本降了四成;连昆明新式学堂的学生,都在奏报里写“愿赴中原求学,学成归来建设云南”。
“总算没白费功夫。”耶律现放下奏报,指尖轻轻敲击着窗沿,目光望向西南方向。那里,成昆铁路像一条钢铁巨龙,蜿蜒在云贵高原的崇山峻岭间,连接着云南与中原。他想起十三年前力主拿下云南时的情景,朝堂上的反对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那时辽国刚灭高句丽,正集中精力开发东瀛,朝中大臣大多觉得云南是“蛮荒之地”——山高林密,没有平原,就算打下来,治理也要花大量银钱。户部尚书房玄龄当时就劝过:“陛下,东瀛有良田万顷,西域有商路千里,何苦盯着云南那片穷山恶水?不如将人力物力投入东瀛,早日让那里成为大辽的粮仓。”
兵部尚书秦琼也附和:“是啊陛下,云南部族杂居,素来难治。当年汉隋两朝都没能彻底平定,咱们若强行征讨,怕是会陷入持久战,耽误东瀛与西域的开发。”
耶律现当时只回了一句:“你们懂个屁!云南不是穷山恶水,是咱们大辽西南的门户!”
他心里清楚,云南的战略价值,远不止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拿下云南,既能稳固吐蕃与中原的联系,又能向南威慑骠国(缅甸);更重要的是,只要从云南修一条铁路到骠国的海港,大辽西南地区就有了出海口,以后与南洋、印度的贸易,就不用再绕着马六甲海峡走,能省一半的路程。
可大臣们看不到这些,只觉得他是在“浪费钱”。尤其是听到他要修建成昆铁路时,反对声更烈——当时工部估算,修建成昆铁路需要十年时间,花费三百万辽银币,相当于大辽两年的财政收入。有大臣甚至直言:“陛下,三百万银币能组建三支精锐骑兵,能开十座大型工坊,修一条翻山越岭的铁路,不值啊!”
耶律现却没动摇。他知道成昆铁路的修建难度——穿越横断山脉,要凿几十座隧道,架上百座桥梁,就算在他穿越前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修建这条铁路时,都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可越是难修,越要修!这条铁路,不仅是连接云南与中原的交通线,更是将云南纳入中华民族版图的“纽带”。
“陛下,云南道台李默送来急报,说贵昆铁路已经修到曲靖了,预计明年就能通车。”内侍捧着一份新的奏报走进来,打断了耶律现的思绪。
耶律现接过奏报,快速浏览一遍,脸上露出笑容。贵昆铁路是他规划的第二条入滇铁路,从贵州贵阳到云南昆明,建成后与成昆铁路形成“双干线”,能将云南的物资更快地运往中原,也能让中原的工业品更便捷地进入云南。
“好!让李默加快进度,务必保证工程质量。”耶律现吩咐道,“另外,让工部再拨五十万银币,用于昆明新城的建设。滇池畔的商业区要尽快完工,让波斯、天竺的商人能在那里设立商号。”
内侍躬身应道:“臣遵旨。”
耶律现重新拿起云南的奏报,翻到关于骠国的部分。上面写着,东印度公司去年征讨骠国,仅用三个月就攻破了骠国都城,骠国国王率百官投降,如今已成为大辽的“骠州行省”。东印度公司还在骠国的仰光港修建了码头,能停靠万吨级的蒸汽货轮。
“下一步,就是修通从昆明到仰光的铁路。”耶律现走到《大辽疆域图》前,用手指沿着云南到骠国的路线划了一条线,“这条铁路修通后,云南的茶叶、山货能从仰光港直接运往南洋、印度;中原的布匹、瓷器也能通过这条路线,卖到波斯、东罗马。到时候,西南地区就成了大辽对外贸易的重要枢纽。”
他想起自己穿越前,中国西南地区没有出海口,对外贸易只能依赖东部港口,物流成本极高。而现在,他要让大辽的西南地区,拥有自己的出海口,让云南不仅成为“稳固的大本营”,更成为“对外扩张的桥头堡”。
“陛下,户部送来账册,说今年云南的税收比去年增加了三成,其中商税占了一半。”房玄龄捧着账册走进来,脸上带着几分欣慰,“当年反对陛下开发云南的大臣,现在都在说陛下有远见呢。”
耶律现笑着接过账册,翻开一看,上面详细记录着云南的税收情况——水稻、茶叶的农业税,山货、布匹的商税,还有工坊的工业税,加起来比去年多了五十万辽银币。这还不算东印度公司从骠国掠夺的财富,若是算上,云南地区的收益还要翻一倍。
“当年你们说云南是‘穷山恶水’,现在看来,这‘穷山恶水’能生金啊。”耶律现调侃道。
房玄龄也笑了:“陛下英明,臣等当年目光短浅,没能看到云南的价值。现在云南不仅能为大辽提供粮食和山货,还能作为征讨南洋的基地,确实是陛下的远见之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