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公报》
回首天下风云变幻
光绪三年已至末尾,回首此年,于我旅美侨胞而言,可谓危局四伏,暗潮汹涌。
美利坚立国百年,然其内里之病灶,却于此年以大工潮之形式轰然爆发,排华浊浪亦随之愈演愈烈。
然危局之中,亦有新机。
我华人于港澳故土,竟开天辟地,重塑新秩序;于南洋、檀岛,辟万千同胞生计之新途。
放眼四海,东瀛内战初平,俄土战火又起,天下无一安宁之土。
当此之时,我华人唯有团结自强,以铁血铸骨,以智慧开路,方能于此环球巨变之世,求得立锥之地。
——————————
今年七月,美利坚爆发史无前例之铁路大工潮。
其势之猛,远超往昔。
东部铁路公司接连降薪之举,无异于火上浇油,引燃积压已久之劳工怒火。
战火自西弗吉尼亚州始,迅速席卷宾州、伊利诺伊州乃至全美。
数以万计之失业工人焚烧车厂,毁坏铁轨,与州府民兵及联邦军队爆发激烈血战,一时间尸横遍野,各大工业重镇状如焦土。
————————
当美利坚陷入内乱之时,我华人于珠江口之故土,却上演了一场翻天覆地之大变局。
由金山“太平洋渔业贸易公司”主导,在金山华人总会会长陈九先生之擘画下,重塑港澳华人秩序。
香江,“香港华人总会”成立,大幅提高华人地位。
澳门,“濠江娱乐公司”与“濠江劳务公司”,将博彩、劳工等行业悉数纳入公司化、规范化之管理,一扫往日乌烟瘴气,秩序焕然。
港澳局势尘埃落定,在陈九先生的谋划下,遍及整个珠江三角洲的、现代化的“契约华工”招募与输出体系已然奠基。
数千名契约华工已陆续抵达檀香山,为当地几近崩溃的蔗糖产业注入了生命线。
据本报从檀香山传回的消息,我华工在此地不仅获得了远高于旧时“猪仔”的薪酬与人道待遇,更在华人总会派驻的管理团队带领下,建立了独立的社区,拥有自己的管工与一定的自治权。
此外,借由与“东西方轮船公司”的深度合作,以及在南洋地区日益拓展的贸易网络,已有数千名华工被派往英属马来亚的锡矿和婆罗洲的垦殖区。
他们带去的不仅是劳动力,更是我华人顽强的生存能力与组织能力,于世界各处,为我族开辟新的生存空间。
————————————
放眼全球,亦是动荡不安。
东瀛日本爆发“西南战争”,旧武士阶层领袖西乡隆盛,不满明治政府维新之策,举兵叛乱。然叛军终不敌政府之新式陆军,西乡兵败自尽。
此战之后,日本国内再无能挑战中央之势力,其一心效法泰西,富国强兵之路,恐将更为迅猛。其国之崛起,于我中华而言,实乃肘腋之患,不可不防。
而在欧洲,俄国与土耳其两国爆发大战,战火重燃。
泰西列强合纵连横,各怀鬼胎,世界格局变幻莫测。
反观我大清国内,朝堂之上争论不休,国力虚耗于内斗,令人扼腕。
我海外华人当清醒认识到,国之不强,则民无所依。
唯有自立自强,抱团成事,方为存续之根本。
——————————————
“先生,最新的《公报》已经发出去了。”
卡洛将一杯热气腾腾的红茶放到陈九手边的茶几上,打破了房间里的沉默,随后他转身出门,把空间让给了隐秘会面的两人。
“你的计划怎么样?”
陈九的声音有些疲惫,“在南洋那里打了几场,那边的势力太多太乱。并不算顺利。
事实上,只要我家乡土地上的人还吃不饱饭,只要朝廷还是那副烂样子,恐怕面对那些殖民者,做任何事都很难称得上顺利。”
菲德尔晃动着酒杯,“至少,现在那条航线是你的了。从香港到旧金山,再到不列颠哥伦比亚,无论是人还是货,都得按规矩来。斯坦福的东西方航运公司,也离不开你提供的水手。”
“赢了一场牌,却可能输掉整个赌场。”
陈九走到沙发旁坐下,端起那杯红茶,
“我这次从南洋回来,一路都在想一件事。我们现在做的这一切,无论是整合唐人街,开垦农场,还是控制港澳的航运和劳工,说到底,都只是在别人的土地上,搭一个稍微坚固些的草台班子。风小的时候,还能遮风挡雨。可一旦真正的风暴来了,第一个被掀翻的,还是我们。”
菲德尔皱了皱眉:“陈,你的意思是……你现在的根基还不够稳?”
“不是不够稳,其实可以说是没有根。”
陈九一针见血,“我们的根在哪里?在萨克拉门托那两万多英亩地里?那地契上写的是格雷夫斯的名字。他还在南方忙着打种族战争。在巴尔巴利海岸?那里的地皮,大部分都属于那些白人业主。在香港?那是英国人的殖民地。在澳门?那是葡萄牙人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九两金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九两金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