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和洋行,临海的办公楼内。
怡和的大班,威廉·凯撒克,审视着摆在他面前的报纸清样。
那是最新一期《孖剌西报》的头版社论,标题用加粗的铅字印刷,充满了煽动性:《总督的宠儿与城市的阴影——论华人黑社会的合法化及其对女王陛下殖民地的长远危害》。
“用词再尖锐一些,唐纳德。”
凯撒克头也不抬地对报社主编说,
“不要只说他是个商人,是什么公司董事,要用三合会头目、反贼、罪恶之人这样的词。
要让每一个读报的英国人都明白,轩尼诗总督正在把一群暴徒,一群在美利坚赚了脏钱的罪犯,扶植成本殖民地的合法势力!”
主编唐纳德是个干瘦的英国人,他推了推眼镜,小心翼翼地回答:“凯撒克先生,我们已经暗示了这些人与青州那场血腥暴乱的直接联系。但是总督府那边……”
“不必理会总督府!”
凯撒克打断了他,语气冰冷,
“轩尼诗那个天主教徒,那个无可救药的华人同情者,他早就疯了!他废除公开笞刑,是向野蛮的华人罪犯示弱!他允许华人在中环置地,是玷污我们高尚的社区!
现在,他更是默许这个姓陈的金山客、三合会龙头成立什么总会,公然取代了东华医院和我们认可的华社、会商组织。这是在摧毁殖民地平衡多年的秩序!是在动摇帝国统治的根基!”
他的声音因为愤怒而微微颤抖。
自从这个陈九来到香港,一切都乱了套。
码头的用工成本被强行抬高,原本各自为战、可以随意拿捏的三合会堂口被拧成了一股绳。更让他无法容忍的是,这个陈九通过伍廷芳,竟然真的能和港督说上话。
而新任港督更是前所未有地亲近华人,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冒犯。
“我要让伦敦的朋友们,让殖民地部的先生们都看清楚!”
凯撒克站起身,在房间里踱步,“轩尼诗的所谓改革,正在把这里变成一个帮派分子的天堂!而这个陈九,就是背后最危险的毒蛇!把他和总督绑在一起,唐纳德,使劲写,能写多少写多少,把他们一起钉在耻辱柱上!”
这篇社论,果不其然在香港的英文社群中炸开了锅。
跑马地的赛马会、香港会的雪茄房、半山区的私人晚宴上,商人们、政府中层官员们、甚至是军官们,都在义愤填膺地讨论着。
他们将对新任总督积压已久的不满,悉数倾泻到了这些“外地佬”身上。
——————————
此时的香港社会由多个族群构成,主要包括:
欧籍精英阶层,这其中主要是英国人,包括政府官员、洋行商人、银行家、律师和传教士。他们居住在山顶和半山区的优越位置,享受着殖民地统治者的特权。
华人社群占人口的绝大多数,但内部也存在分化。
一部分是富有的买办、商人和专业人士,他们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开始在社会事务中发挥影响力。另一部分则是广大的劳工、店员和小商贩,生活在太平山、上环等人口稠密的地区,如今大多加入了华人总会,或者是在总会的组织下活动、工作。
其他族群还包括葡萄牙人(主要来自澳门)、印度人(多为警察、士兵和商人)等等,这些是少数群体,没什么影响力。
尽管经济上相互依存,但社会上,欧洲人与华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隔离。
种族主义思想普遍存在,许多英国商人认为华人是“劣等民族”,对新任港督,轩尼诗总督提升华人地位的政策感到愤怒。
他们抱怨华商的竞争,并试图维护其在政治和经济上的优越地位。
1877年,殖民地部决定将轩尼诗调任至香港,接替退休的坚尼地爵士,成为香港第八任总督。
香港华人总会迎来了空前的发展。
轩尼诗的治理理念与前任们截然不同,他坚信应该公平对待所有族群。
他上任后不久,便废除了此前禁止华人在中环地区购买土地、建造楼宇的法令。他还允许华人在夜晚自由行走,取消了华人必须携带夜间通行证的规定。
在接触了华人总会之后,更是大加赞赏,直接任命了华人总会的理事,伍廷芳律师成为太平绅士。
轩尼诗对当时针对华人的严酷刑罚,像是公开笞刑感到十分震惊和反感。
他认为这些刑罚是不人道且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因此下令减少甚至废除这类刑罚。甚至还质疑警察部门在执法中对华人存在的偏见。
虽然,香港华人总会在他的支持下权利大增,但也遭到了殖民地英籍社群的猛烈抨击。
商人们认为他“姑息养奸”,削弱了殖民统治的权威,并损害了他们的商业利益。
首席按察司甚至公开批评总督干预司法。
殖民地部很多英籍官员也对他的激进政策十分不满。
————————————
与此同时,在华人总会位于上环的新总部里,陈九正平静地读着同一份《孖剌西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九两金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九两金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