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内部,读卷官加班加点的开始工作,要在六天的时间里面批完三百多份卷子。
通常由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都察院都御史、通政使司使、大理寺卿等中央最高级别的文官担任,人数一般为8人,要是他们中间,有自己的子孙后代参加其中的考试,就会有其他的文官替补进来,绝对不会出现作弊的情况。
卷子都被糊上姓名信息,分成若干份送到他们手中,相互交换卷子份数,确保每一个卷子都能到被八位读卷官看过,进行批改。
按照自己的喜好,写的优秀的策论,会在上面画上圈圈,最后选出来圈数最多的十份卷子交给皇上,由皇上定夺最后的成绩排名。
在揭榜成绩的前一天中午,全部卷子终于批改完成。
四月八号,王远早早地来到皇宫门口,他们这些人穿着礼部统一发放的进士服,站成两排等着最后的结果。
王远的心情特别忐忑,不知道自己的排名会不会变,能不能再向前进两名,前三名的含金量最高了,状元,榜眼,探花。
状元不用想了,肯定轮不到他自己,要是能中个探花也不错,成为本届最帅探花郎。
世人只会在意这前三名,谁会记得第四名。
就算不能向前进一步啊,那可千万别后退几步,否则他得懊恼极了。
因为分成两列,他是第五名,前面站着高云恒,他看上去特别悠闲,像一根竹子似的,亭亭玉立。
能看见第四名的任逍遥,他应该也特别紧张,紧紧捏着一小撮衣服,左右张望了一下。
此时,皇宫内部,景隆帝坐在御座上,殿内站着一些重臣,前十名的卷子呈现在他的面前。
昨天晚上就将这十份试卷读了好几遍,这一批进士的质量都不错,他出的那三个问题答得都挺好的,至少书面理论知识都学得很好,写的文章看的让人热血沸腾。
他希望的是,能够从中看到这些年轻人的想法,国家应该要怎么发展,怎么才能良好的运行下去。
皇位能够由太子顺利的接过去,这些进士以后都要交给太子,成为他的中坚力量,和太子相辅相成,
这些试卷由读卷人读了一遍,王远排在第八个位置。
景隆帝沉吟片刻说:“诸位爱卿,你们可有最满意的人选?”
场下的大臣不语,这都是由您亲自做主的?我们怎么敢做主,怕不是嫌自己死的太快吗?
内阁首辅江悯站出来说:“陛下,臣看这十份卷子写的都很好,言之有理,有不少稍微改动一下都能实现,实在是难以分辨,还是请皇上定夺。”
景隆帝心里面哼了一声,这个老匹夫从年轻的时候就会说一些场面话,现在人老了,场面话是说的越发熟练了。
眯着眼睛,看着第二张试卷,抬手说道:“这魏启答得不错,画写的很好,没想到字也写的很好,颇有他父亲当年的风范,就第一名吧。”
“榜眼嘛,我看这王家村王远不错,写的方法条理有据,人年纪轻轻,就能从小村子里考上进士,我们应当支持这样的人是不是,我们国家就需要这样的人才。”
场下的大臣一惊,皇帝这是不满意他们的顺序吗?竟然跳动如此之大,将第一名放在后面,当场给他们当头一棒子。
还有一点就是,皇帝现在是大力扶持寒门,尤其是王远这样的农家子,更是重点对象,后面无师无门,顶多就是明清书院的一派的学生。
“探花郎,就高云恒吧,写的一手好字,其中的新增“实务策”一关倒是新颖,当得第三名。”
话音一落,后面的试卷就不再继续点评,竟然完全落下了户部尚书的嫡孙任荣韶。
户部尚书任大人心里面苦笑几声,是他的错误,之前办的一件事情,办的不利,惹得景隆帝不高兴,再加上他掌管着钱袋子,这是皇上给他的一个警告,没想到竟然还牵连到了自己的孙儿的科举考试。
以后定不能形势如此张扬,还是要低调,因此他们这一派别的人此时根本不敢有反对的念头,全都老老实实地站着。
只是,还有人当场就站了出来,话里话外都是反对,“陛下,臣认为有所不妥,王远此人写的策论过于异想天开,尤其是让那些农学家等人不考科举就举荐做官,他们大字都不认识几个,怎么能突破特例直接做官,实在是有违天地有违君心。”
反对的人是国子监的最高负责人祭酒明蔡,此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好的坏的都学了一遍,严肃正经刻板,朝堂上有出格的事情总是会站起来反对,这一次也不例外。
景隆帝也知道此人的性格,已经习惯他的反驳,没将他的意见当一回事,原本祭酒是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只要在朝堂上面安安稳稳的站着就行,不知道为何,他选的这个祭酒明蔡,性格和其他的祭酒不一般,完全不像是德高望重的老先生。
只是有暴躁的武将站起来反驳,他们这些人不拘小格行为不受拘束,经常会做出一点不文雅的事情,被祭酒在朝堂上面告状了好几次,早就和他结下了梁子。
一听明蔡的话,立马斜着眼睛阴阳怪气道:“明大人,您吃的粮食谁种出来的,您吃的菜又是谁种出来的,要是没有这些老农民种出来的粮食,您早就饿死了吧,干脆明大人您就不要吃饭了,直接喝西北风,读你的书去吧,反正您也不需要这些老农民。”
又看向景隆帝,恭敬地拜道:“皇上,我也觉得这个进士写的不错美,当得起榜眼第二名。”
明蔡被他说的一哽,指着这位武将嘴巴张张合合,直接气的说不出话了,他身后的司业赶紧给他顺气,他也已经习惯这位顶头上司的做法,见怪不怪,反正他觉得明大人是个精老头,虽然天天蹦跶,但是从没触犯过景隆帝的底线,倒也是个奇人。
景隆帝看了一出好戏,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宣他们进来吧。”
喜欢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