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媒人上门
王超揣着刚到手的热乎钱,心情舒畅地往家走。刚拐进胡同,就看见邻居赵大妈站在自家院门口,正伸着脖子往里瞧,见他回来,忙不迭地招手,脸上带着神秘兮兮的笑容。
“超儿,快回去看看吧!你家来贵客了!”赵大妈压低声音,带着几分羡慕,“是张大嘴来了!”
张大嘴?王超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是这周边一片有名的媒婆,本名叫什么没人记得,只因她能说会道,一张巧嘴能把死的说成活的,大家都叫她张大嘴。她来干什么?王超心里咯噔一下,脚下不由得加快了步伐。
刚迈进院门,就听见屋里传来一个格外热情又略显尖锐的女人声音,正是那张大嘴。
“……哎呦,秀兰妹子,不是我吹,李家那后生真是百里挑一!在地区供销社当会计,吃商品粮的,一个月工资三十八块五!家里就一个老娘,没负担,上头两个姐姐都出嫁了,三间大瓦房敞亮着呢!人家就看中你家小红老实本分,又在书店工作,是个文化人……”
王超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几步走进屋里,只见父母都坐在屋里,母亲李秀兰脸上带着些局促和犹豫,父亲王建国则闷头抽着烟,看不出喜怒。
姐姐王红低着头,坐在角落的小凳上,手指紧紧绞着衣角,耳朵根都红了。那张大嘴,一个五十岁上下、穿着蓝布褂子、颧骨高耸的妇人,正唾沫横飞地说得起劲。
看见王超进来,张大嘴立刻转移了目标,脸上的笑容堆得更满了:“哎呦,这就是超儿吧?瞧瞧这精神劲儿!真是越来越出息了!你姐的好事要是成了,接下来就该给你张罗了!”
王超勉强扯出个笑容,没接话,走到王红身边站着,目光扫过父母,最后落在张大嘴身上:“张婶来了,说的这是哪家啊?”
“就街东头老李家,李卫民家的大小子,李建军!”张大嘴拍着大腿,“多好的条件!人家托我打听好几回了,我寻思着跟你们家小红正般配!”
王超心里冷笑,李建军?他有点印象,个子不高,看起来有点木讷,在供销社当会计是不错,但姐姐才十七岁,性格温吞,这么早就说亲,还是通过这种,包办婚姻的形式,他打心眼里反感。而且他记得,那李建军家老娘好像挺厉害的,不是个好相处的主。
“张婶,我姐还小呢,才十七,不着急吧?”王超开口,语气还算客气,但意思明确。
“十七还小?”张大嘴拔高了声调,“我像她这么大的时候,老大都会满地跑了!女孩子家,的好年华就那么几年,可得抓紧!这好人家可不是时时都有的!错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李秀兰有些动摇地看着王超,又看看低着头的王红,迟疑道:“他张婶,这事……是得问问孩子自己的意思……”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小孩子家懂啥?”张大嘴不以为然地摆手,“咱们做爹妈的还能害了她不成?李家这条件,多少人挤破头想嫁进去呢!”
王建国磕了磕烟袋锅,终于开口,声音沉闷:“李家那小子……人咋样?”
“老实!本分!不乱来!在单位领导也器重!前途好着呢!”张大嘴赶紧打包票。
王超看着姐姐,恨不得把脑袋,埋进胸口的样子,心里一阵烦躁。他知道父母这辈人观念传统,觉得女孩子早点定下来是好事,尤其是对方条件听起来确实不错。但他绝不能眼看着姐姐就这么稀里糊涂被定了终身。
他深吸一口气,脸上重新挂上笑容,语气放缓:“张婶,您费心了。李家这条件听着是挺好。”
张大嘴一听,以为有戏,脸上笑开了花:“就是嘛!还是超儿明白事理!”
“不过,”王超话锋一转,“我姐年纪确实还小,而且刚去书店工作没多久,领导挺看重她的,正让她学着管点事呢。这时候要是急着说亲结婚,怕是会影响工作。再说,现在都提倡婚姻自主,怎么也得让我姐跟对方见见面,处处看,她自己乐意才行,强扭的瓜不甜,您说是不是?”
他这话说得在情在理,既抬出了“工作”和“领导看重”,又符合新社会提倡的婚姻观念,让张大嘴一时找不到话反驳。
“见……见面?”张大嘴愣了一下,这年头虽说提倡自由恋爱,但很多说亲还是父母点头就算,正式见面相看的,还不算普遍。
“对,见面。”王超肯定地说,“要不这样,张婶,您回去跟李家说一声,看看他们什么意思。要是觉得行,安排个时间,让我姐和李建军同志正式见个面,互相了解了解。要是不行,那就算了,说明没缘分。”
他这话把皮球踢了回去,既没有一口回绝得罪媒人,又把决定权部分交到了对方手里,更重要的是,为姐姐争取到了缓冲和观察的时间。
李秀兰和王建国对视一眼,觉得儿子说得有道理。王建国点点头:“超儿说得在理,现在不兴老一套了。他张婶,就按超儿说的,你先去问问李家的意思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