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几个,现在这情况你们也看到了。”王超开门见山,“这床,大家喜欢,是好事。但咱们不能这么零散地接活,一来没那么多时间精力,二来也容易出问题,毕竟不是正经木匠铺子。”
“那怎么办?总不能把上门的人都撵出去吧?”张胜利为难地说。
王超想了想,说道:“这样,以后再有人问,统一口径。就说这床是我们几个年轻人自己琢磨、帮着亲友做的,不对外接活。如果实在推脱不掉,或者像厂里那样有正式需求的,让他们去找街道办或者他们自己单位后勤,由组织出面来谈。我们只提供图纸和技术指导,具体制作让他们自己找木工。”
他把可能的责任和风险,巧妙地引向了集体和组织。个人私下搞,容易授人以柄,但如果是单位或街道为了改善职工、居民生活组织的,性质就不同了,安全系数高很多。
张胜利几人一听,都觉得这办法好,纷纷点头。
果然,之后再有邻居上门,王超和家人就按这个说法解释。大部分人听到“不对外接活”、“得找单位或街道”,虽然失望,但也表示理解,热度渐渐降了下来。不过,王超“脑子活络”、“会设计”的名声,算是彻底在南水城这一片传开了。
几天后,街道办的一位干事还真的找上门来,客气地询问是否能把新式床的图纸提供给街道,他们想看看能不能,在辖区内有条件的居民中推广一下,尤其是解决多子女家庭的居住困难。王超爽快地答应了,把他之前画的那份更规范的图纸,复制了一份交给街道,只说是“一点不成熟的想法,仅供参考”。
他深知,在这个时代,个人的聪明才智必须融入集体和社会的需求中,才能走得更稳、更远。这次意外的风波,虽然打乱了他的低调计划,但也让他隐约看到了一条新的、更稳妥的路径——或许,未来可以通过为集体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合理地展现一些“超前”的想法和技术,从而为自己和家庭赢得更多的尊重和发展空间。
看着终于恢复清净的院子,王超揉了揉太阳穴。看来,想过点安生日子,光有钱有房还不行,还得时刻注意着,别一不小心就成了“焦点人物”。他看了一眼屋里那几张引发风波的新式床,无奈地笑了笑。
这名声,是福是祸,现在还不好说。但无论如何,生活总要继续,他守护家庭、创造更好生活的目标,从未改变。
第三十三章完。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