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仓库与机遇
猪脚饭带来的邻里温情,还在街巷间弥漫,王超的心思却已转向了那堆积在系统空间里、数量颇为惊人的优质红薯粉。一千斤,这绝非家庭日常所能消耗,必须尽快转化为实际的效益或更有用的物资。第二天上午,他便径直去找了老陈。
还是在老陈那间隐蔽的小屋里,茶香袅袅。王超开门见山:“陈叔,手头又到了一批货,品质绝对上乘,想请您帮忙看看路子。”
老陈如今对王超时不时拿出的好东西已经有些见怪不怪,但也始终保持着足够的审慎和好奇:“哦?这次是什么?”
“红薯粉,优质货,差不多有五百斤的量。”王超报出一个数字,留了半数以备不时之需或另作他用,“粉条透亮,韧性强,口感爽滑,比市面上常见的要好上一截。”
“五百斤红薯粉?”老陈沉吟着,手指轻轻敲着桌面。这数量不算小,但也不是吞不下。红薯粉在这年头是常见的副食品,耐储存,销路稳,关键在于渠道和价格。“东西是好东西,这个量,走零散的路子太慢,最好是能找到单位食堂或者食品加工厂一次性吃下。价格上,按市面批发价略低一点,出手能快些。我这两天就去问问。”
“那就麻烦陈叔了。”王超点头,对这个安排没有异议。他知道老陈在这方面的门路和分寸。
正事谈完,王超端起茶杯,准备告辞。老陈却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压低了些声音,语气带着点闲聊,又带着点意味深长:“说起来,你上次去刘科长家,感觉怎么样?”
“刘叔和周阿姨都很热情,老爷子精神头也很好。”王超如实说道,心里猜测老陈提起这话头的用意。
“老刘这人,念旧,重情分。”老陈慢悠悠地品了口茶,话锋看似随意地一转,“他们物资局那边,最近可能有点动静。”
王超心中一动,面上不动声色:“哦?什么动静?”他隐约记得上次家宴,刘科长似乎随口提过一句清理库存。
老陈的声音更低了半分,几乎是气音:“听说,上面下了指示,要各科室盘点清理一部分积压的、或者不那么紧要的库存物资,腾挪库容,也好回笼一部分资金。主要是些零碎东西,或者年份稍久、但还能用的玩意儿。这事儿,估计就落在老刘他们科室牵头。”
王超的呼吸微微一滞,清理仓库!这在他听来,简直就像是阿里巴巴面前那扇,藏着宝藏的大门,正在缓缓开启!物资局的仓库,哪怕清理的是所谓的“积压品”、“零碎东西”,对这个时代而言,也绝对有着惊人的价值!螺丝螺母、废旧工具、残次布匹、积压劳保、甚至可能是某些淘汰下来的机器零件……这些东西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只要运用得当,每一件都可能变废为宝,或是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难题。
他强压下心头的激动,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静,带着点恰到好处的好奇:“清理仓库?那出来的东西,怎么处理?”
“还能怎么处理?”老陈笑了笑,带着点过来人的了然,“一部分按规定报废或者上交,一部分,估计会内部处理掉,或者找些合适的单位、合作社折价接手。这里面的门道,可就多了。”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王超一眼,“老刘经手这事,虽说要按章办事,但总归是有些灵活空间的。你上次帮了他家大忙,这份人情,他肯定记着。若是里面有什么咱们能用得上、或者能转手的东西,到时候近水楼台,总能得些便利。”
王超彻底明白了,老陈这是在给他递话,点明了一条可能存在的、更为广阔和诱人的物资渠道!这远比单纯地出售红薯粉来得更有想象空间。
“多谢陈叔提点!”王超真诚地道谢。老陈这番话,可是价值千金。
“我也是顺嘴一说。”老陈摆摆手,恢复了平常的音量,“红薯粉的事我记下了,有消息就通知你。至于仓库那边,还得看具体章程下来,有什么动静,我再跟你通气。”
“明白,一切听陈叔安排。”王超知道这事急不得,更不能主动凑上去,必须等待合适的时机,由刘科长那边自然流露,或者由老陈这个中间人去牵线搭桥才最为稳妥。
从老陈那里出来,王超走在初夏的街道上,阳光明媚,他的心也如同这天气一般,豁然开朗。原本只是去处理一批红薯粉,却意外得到了一个关于物资局仓库清理的重要信息。这无疑为他接下来的“事业”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他一边走,一边飞速地思考着。系统空间如今有十立方,足够存放不少东西。如果能从物资局的清理物资中,以合适的价格拿到一些紧俏的工具、零件、甚至是某些基础的原材料,无论是用来改善他正在进行的“技术火种”传播(比如获得更趁手的工具来演示小改造),还是通过老陈的渠道进行变现,或者储备起来以备将来之用,其潜在的价值和灵活性,都远非单纯的粮食或副食可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