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需要更周密的计划,更谨慎的操作。首先,要等老陈那边的确切消息,了解清理的范围、种类和处理方式。其次,要准备好足够的资金,虽然可能价格不高,但批量拿下的话,也需要一笔不小的现金。
他之前通过秒杀和黑市交易积累的财富,以及即将出手的红薯粉款项,正好可以派上用场。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如何在刘科长那里不着痕迹地接下这份“回馈”,既让对方觉得还了人情,又不能让对方感到为难或者认为自己贪得无厌。
“得让刘叔觉得,是帮我们解决了一个‘处理闲置物资’的小忙,而不是在进行一场交易。”王超在心里默默定下了基调。姿态要低,目标要明确,行动要隐秘。
回到自家小院,母亲李秀兰正在院子里晾晒衣服,姐姐王红今天轮休,也在家,正坐在小板凳上一边帮着摘菜,一边说着纺织厂里的新鲜事。父亲王建国还没下班,弟弟妹妹也都在外。安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王超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守护的动力。无论是之前改善家人伙食,帮姐姐和张胜利解决工作,还是现在谋划着从物资局仓库里淘换有用的东西,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这个家能在这个时代洪流中站稳脚跟,过得更好,更有底气。
他走进院子,接过母亲手里的湿衣服,帮忙晾晒。
“妈,姐,我回来了。”
“哎,回来啦。事情办得顺利吗?”李秀兰随口问道。
“挺顺利的。”王超笑了笑,没有多说。
他抬头看了看晴朗的天空,感觉未来的道路愈发清晰。秒杀系统是他的根基,提供了启动资金和稀缺物资。与老陈、刘科长等人构建的关系网络,则是他将系统优势放大、安全落地的保障。而即将可能接触到的物资局清理库存,则是一个将资金和关系转化为更庞大、更实用资源的重要跳板。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依靠系统秒杀、小打小闹的“倒爷”,而是开始真正尝试着,将触角伸向这个时代计划经济体系下的物资流通环节,在政策的缝隙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机遇。风险依旧存在,但机遇同样巨大。他需要做的,就是像之前每一次操作那样,谨慎、稳妥、步步为营。
五百斤红薯粉的出手,将为他换来下一阶段行动所需的现金流。而物资局仓库那扇若隐若现的大门后,则可能藏着让他事业真正起步的第一桶金,或者说,第一仓库的“宝藏”。
接下来的日子,他需要耐心等待,同时也要做好准备。他意识沉入系统空间,再次清点了一下自己的家底:除了预留自用的红薯粉和部分食品,还有之前积攒的现金、票证,以及那几本被他反复研读、已然有些卷边的技术书籍。知识、资金、物资、人脉,这些要素正在一点点汇聚。
他仿佛已经看到,那沉寂的仓库大门后,尘封的物资正等待着重见天日,而他将有幸成为那个拂去尘埃,让它们重新焕发价值的人之一。这不仅仅是为了财富,更是一种在时代局限下,对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实践,一种与他内心深处那份来自未来的、追求效率与发展的本能相契合的探索。
第四十六章完。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