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贾雨村急忙转身望去,发现来者不是别人,正是昔日同僚、一同被革职的张如圭。
张如圭本是此地人士,被革职后一直赋闲在家。最近他得知朝廷准备重新起用旧官员的消息,便开始四处打点关系、寻找门路。恰好此时遇到了雨村,便连忙向他道贺。
两人寒暄行礼后,张如圭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雨村,雨村听后自然十分高兴,匆匆交谈了几句后,便各自道别回家。
冷子兴听闻此言,连忙给雨村出主意,让他去拜托如海,再通过如海的关系去都中找贾政帮忙。雨村心领神会,告别冷子兴后回到住处,急忙翻找邸报(《邸报》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又称“邸抄”)确认消息的真实性。
第二天,雨村亲自与如海商议此事。
如海说:“真是天赐良机,因为我的妻子去世,京城中的岳母挂念小女无人照顾和教育,之前已经派了男女仆人乘坐船只来接,只是因为小女身体尚未完全康复,所以还没有启程。现在我正想着,以前蒙受您的教导之恩,还未报答,遇到这样的机会,哪有不尽心报答的道理!请您放心,我已经预先做好了安排,写好了一封推荐信,转托给我的内兄务必周全协助,才能稍尽我的一点诚意。至于所需费用等事宜,我在给内兄的信中已经写清楚了,也不用劳烦您多费心了。”
雨村一边作揖,一边连声道谢,接着又问:“不知您的亲戚大人现在担任什么职务?只怕我行事草率,不敢贸然前往京城打扰。”
如海笑着说:“要是说到我的亲戚,和您是同族,他是荣公的孙子。我的大内兄现在承袭了一等将军的爵位,名叫贾赦,字恩侯;二内兄名叫贾政,字存周,现任工部员外郎,他为人谦恭厚道,很有祖父的遗风,不是那种养尊处优、轻薄浮躁的官员,所以我才写信拜托他。不然的话,不但会玷污了您的清誉,就是我自己也不屑于这样做。”
雨村听了,心里这才相信了昨天冷子兴所说的话,于是又向如海道谢。如海接着说:“我已经选定了下月初二这一天,让小女进京,您正好可以同路前往,岂不是两全其美?”
雨村连连点头听从,心中十分得意。如海于是准备礼物并为雨村饯行,雨村一一接受了。
女学生林黛玉刚病愈不久,内心本不愿离开父亲远行;但她的外祖母坚持要她去,并且林如海也劝说:“你父亲已年近五十,没有再娶的念头;加之你身体多病,年纪又小,上面没有亲生母亲教养,下面也没有兄弟姐妹可以依靠。如今去投靠外祖母和舅舅家的姐妹们,正好能减轻我的牵挂和忧虑,怎么反倒说不去?”
黛玉听后,才含泪拜别父亲,随后与奶妈以及荣府的几位老妇人一起乘船离去。而贾雨村则有另一只船,带着两个小童,顺路伴随林黛玉同行。
多日后,雨村一行人抵达京城,踏入了繁华的神京。他先整理好自己的衣帽,带上小仆人,手持作为宗侄身份的名帖,前往荣国府门前投递。
这时,贾政已经事先读了妹夫的来信,连忙请他进来相见。一见之下,贾雨村相貌堂堂,谈吐不凡,而贾政本身又极为赏识读书人,礼遇贤能之士,乐于帮助弱小、解救危难,颇有祖上之风。加之此次拜访还承载着妹夫的推荐之意,因此贾政对雨村的款待尤为特别,不遗余力地在朝中为他周旋。
到了上奏推荐的时候,贾政轻而易举地为雨村谋得了一个等待官职空缺的机会。不出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的空缺出现,雨村便顺利补缺,向贾政道别后,选了个吉日上任去了。此事暂且不提。
话说那日,黛玉舍弃船只踏上陆地之时,荣国府早已派遣了轿子和装载行李的车辆在那里恭候多时。黛玉常常听母亲提及,她的外祖母家与众不同。即便是近日所见的那几个三等仆人,也已显得颇为气派,更何况现在即将踏入这个家门。因此,她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时刻谨慎,不敢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生怕被人嘲笑。
自坐上轿子进入城中后,她从纱窗向外窥望,只见街道繁华,人口稠密,与别处截然不同。又行进了一段时间,忽然看见街北矗立着两个大石狮子,以及一座装饰着兽头的大门,门前坐着十几个穿着华丽服饰的人。
正门紧闭不开,只有东西两侧的角门有人进出。正门之上悬挂着一块匾额,上面赫然写着“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心想:这应该是外祖母长兄的家了。
想到这里,她又继续向西行,没走多远,便看到同样装饰的三间大门,这才是荣国府。他们没有从正门进入,而是走了西侧的角门。
轿夫们抬着轿子走了大约一箭之地,在即将转弯的地方停下,退出了。后面的婆子们已经下了轿,快步赶了上来。随后,三四个衣着整洁、年约十七八岁的小厮走上前来,重新抬起轿子,婆子们则步行跟随,来到一扇垂花门前停下。小厮们退出后,婆子们上前打起轿帘,搀扶黛玉下了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