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香菱看到大家正有说有笑,便走上前笑着说道:“你们来瞧瞧我写的这一首诗。要是这首诗还行,那我就继续学作诗;要是还不行,那我就彻底断了作诗的念头。”说完,她把诗递给黛玉和其他人。大家接过诗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蛾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编者注:这首诗评价为最高,所以这里完整翻译一下具体的内容和所包含的意境:
那皎洁月光中凝聚的精华,纵然想要遮掩,想来也难以做到。它那绰约的影子,自是婀娜多姿、娟秀美好,而那清冷的光辉,又透着丝丝寒意,宛如带着孤寂的魂魄。
那捣衣的砧杵声声,仿佛敲碎了千里如霜的月色,让这清冷之色蔓延得更远;五更时分,雄鸡开始啼唱,半轮残月挂在天边,透着无尽的凄清与寂寥。
此刻,有人身披绿色蓑衣,在江上秋风中聆听着悠扬的笛声,那笛声似也带着秋的愁绪;还有人轻拂红袖,在楼头静谧的夜色里倚着栏杆默默凝思。
这般美好的月色,这般动人的情景,想必连月宫中的嫦娥也会心生好奇,忍不住发问:究竟是何缘故,不能让世间永远团圆,不再有这离别的哀愁?)
大家看后都笑着夸赞道:“这首诗不仅写得好,而且构思新颖巧妙,很有意趣呢。可见老话说得没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诗社里肯定得邀请你加入了。”
香菱听了这话,心里并不相信,她觉得这是大家为了哄她开心才这么说的,于是仍旧一个劲儿地向黛玉、宝钗她们追问。
正说着,只见几个小丫鬟和婆子脚步匆匆地走来,脸上都带着笑意,说道:“来了好多姑娘、奶奶呢,我们都不认识,奶奶、姑娘们快过去认认亲吧。”
李纨笑着问道:“这是从哪儿说起的话?你们到底说清楚些,是谁家的亲戚呀?”
那些婆子、丫鬟都笑着回答:“奶奶的两位妹妹都来了。还有一位姑娘,说是薛大姑娘的妹妹;另外还有一位公子,说是薛大爷的兄弟。我这会儿正要去请姨太太呢,奶奶和姑娘们先上去吧。”说完,便径直走了。
宝钗笑着说道:“难道是我们薛蝌和他妹妹来了不成?”
李纨也笑着说道:“难道是我们婶子又进京来了不成?他们也不可能凑到一块儿来啊,这可真是稀奇事。”
大家都感到十分纳闷,随后便一同来到王夫人的上房,只见屋里黑压压地站了一地的人。
原来邢夫人的兄长和嫂子带着女儿邢岫烟进京来投靠邢夫人,凑巧的是,凤姐的兄长王仁也正要进京,这两家亲戚便结伴同行了。
走到半路停船休息时,恰好遇上了李纨的寡居婶婶,她带着两个女儿——大女儿叫李纹,小女儿叫李绮,也要上京去。
大家聊起来,发现彼此都是亲戚,于是这三家便一起结伴同行。
后来,薛蟠的堂弟薛蝌,因为当年他父亲在京时,已经将他的亲妹妹薛宝琴许配给了都中梅翰林的儿子,现在正打算进京把妹妹嫁过去,他听说王仁进京了,便也带着妹妹随后赶来。所以今天大家都聚齐了,一起来拜访各自的亲戚。
于是,众人互相见礼问候后,贾母和王夫人都高兴得不得了。
贾母笑着说道:“怪不得昨晚灯花爆了又爆,结了又结,原来预示着今天会有这样的喜事。”
大家一边聊着家常,一边查看带来的礼物,贾母还吩咐人准备酒饭招待客人。凤姐儿自然不用多说,忙得不可开交。李纨和薛宝钗也自然地与婶母和姊妹们聊起分别后的情形。
林黛玉见了众人,先是满心欢喜,但随后想到大家都有亲人在旁,唯独自己孤单一人,没有亲眷陪伴,不禁又伤心落泪。贾宝玉深知她的心事,便十分耐心地劝慰了她一番,黛玉这才止住了眼泪。
然后宝玉急匆匆地赶到怡红院,笑着对袭人、麝月、晴雯等人说:“你们怎么还不去看看人去!你们可知道,宝姐姐的亲哥哥竟然是那个模样,而她这位叔伯兄弟,无论是容貌还是举止,都和宝姐姐的亲哥哥大不一样,反倒像是宝姐姐的亲弟弟。更让人惊奇的是,你们平时总说宝姐姐是绝色美人,可你们现在看看她这个妹妹,还有大嫂嫂的那两个妹妹,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她们的美了。老天,老天!你究竟有多少精华灵气,才能孕育出这么多超凡脱俗的人来!看来我以前真是井底之蛙,整天以为现在认识的这几个人就是独一无二的,没想到不用四处寻觅,身边就有这么多美人,一个比一个出众,现在我又增长了不少见识。除了这几个,难道还有其他的?”说着,他一边自己笑自己,一边又感叹起来。
袭人见他这样,又有点犯痴了,便不想去瞧。而晴雯她们早就去瞧了一遍,回来后嘻嘻笑着对袭人说:“你快去看看吧!大太太的一个侄女儿、宝姑娘的一个妹妹,还有大奶奶的两个妹妹,她们四个站在一起,就像四根水葱一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