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说道:“正是这个道理。上次我就想说这话,可一看你们事儿多,现在又添了这么多新情况,你们自然不敢抱怨,但难免会觉得我只顾着疼爱这些小孙子、小孙女,却忽略了你们这些当家做主的人。你既然这么说了,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这时,薛姨妈和李婶都在场,邢夫人以及尤氏婆媳也过来请安,还没离开。贾母便对王夫人等人说:“今天我才把这话挑明,平时我一般不说:一来是怕凤丫头得意忘形,二来是怕其他人心里不服。今天你们都在,都是经历过妯娌姑嫂关系的,你们说说,还有谁能像她这样考虑周全的?”
薛姨妈、李婶、尤氏等人一起笑着说:“确实少见。别人不过就是做做表面功夫,礼尚往来,可她是真的疼爱小叔子、小姑子。在老太太面前,也是真心孝顺。”
贾母点头,感慨地说:“我虽然疼她,但又怕她太聪明伶俐了,这也不见得是好事。”
凤姐儿连忙笑着说:“老祖宗这话可说错了。世人都说,‘太聪明伶俐,恐怕活不长’。这话大家都能说,也都信,但老祖宗您可不能说,不能信。老祖宗您比我聪明伶俐十倍都不止,怎么现在却福寿双全呢?只怕我将来还能比老祖宗更胜一筹呢!等我活到一千岁之后,老祖宗驾鹤西去了,我再死。”
贾母笑着回应:“要是大家都死了,就剩下咱们两个老怪物,那还有什么乐趣!”这话把大家都逗笑了。
宝玉心里一直惦记着晴雯和袭人的情况,于是便先一步回到了大观园。
回到房中,只见满屋都是熬煮中药散发的香气,却不见一个人影。他仔细一看,发现晴雯独自一人躺在炕上,脸颊烧得通红。宝玉伸手摸了摸晴雯的脸,只觉得烫得厉害。他赶忙把手放到炉子上烘暖,然后伸进被子里去摸晴雯的身上,也是热得像火烤一般。
宝玉不禁心疼地说:“其他人走了也就算了,怎么麝月和秋纹也这么没情分,都各自走了?”
晴雯有气无力地回答道:“秋纹是我让她去吃饭的,麝月则是刚才平儿来找她,把她叫出去了。她们俩鬼鬼祟祟的,不知道在说什么。肯定是觉得我病了不能出去,在背后议论我。”
宝玉连忙安慰道:“平儿不是那种人。况且她根本不知道你生病了,是特意来看你的。我想她肯定是来找麝月说事情的,偶然看到你病了,就随口说是特意来看你的病,这也是会做人、懂人情世故的常规做法。就算你不出去,也没什么不对的,跟平儿又有什么关系?你们平时关系那么好,她肯定不会因为这种无关紧要的事情跟你们闹别扭伤和气。”
晴雯道:“你说得也有道理,只是我奇怪她为什么突然要瞒着我。”
宝玉笑着提议道:“这样吧,我从后门出去,到窗户根底下听听她们到底在说什么,回来再告诉你。”
说着,宝玉果然从后门悄悄溜了出去,来到窗户底下,侧着耳朵仔细听里面的动静。
只听见麝月小声问道:“你是怎么把镯子找回来的?”
平儿说:“那天洗手的时候镯子就不见了,二奶奶不让声张,出了园子后,立刻就吩咐园里各处的婆子们仔细查找。我们当时只怀疑是邢姑娘的丫鬟偷的,毕竟她家里穷,小孩子没见过好东西,一时起了贪念拿走也是有可能的。怎么也没想到会是你们这儿的人干的。还好二奶奶当时不在屋里,你们这儿的宋妈去她那儿,拿着这镯子说,是小丫头坠儿偷的,被她撞见了,就来回禀二奶奶。我赶紧接过镯子,心里琢磨着:宝玉对你们这儿的人特别上心、关照,总想着在各方面争强好胜。前几年有个良儿偷玉的事儿,都过去一两年了,偶尔还有人提起这事来幸灾乐祸;现在又冒出来个偷金子的,而且还是偷到‘邻居’家去了。偏偏是宝玉这么看重的人出了这种事,这不是打他的脸嘛。所以我赶紧叮嘱宋妈:千万别把这事告诉宝玉,就当没发生过,对谁也别提。第二,要是让老太太、太太知道了,肯定得生气。第三,这事儿传出去,对袭人还有你们都不光彩。所以我跟二奶奶汇报的时候就说:‘我原本是去大奶奶那儿,没想到镯子松了,掉在草根底下,当时雪下得大,没看见。今天雪化了,阳光一照,黄澄澄的特别显眼,我就捡回来了。’二奶奶听了也就信了,所以我来跟你们说一声。你们以后可得防着点坠儿,别让她去别的地方。等袭人回来,你们商量个办法,找个由头把她打发走就行了。”
麝月气呼呼地说:“这个小贱人,也见过不少好东西,怎么眼皮子这么浅薄!”
平儿接过话,说道:“说到底,这镯子能有多重呢?原本是二奶奶说的,这叫‘虾须镯’,倒是镯子上那颗珠子还算不错。晴雯那丫头性子急,就像块爆炭,要是把这事告诉她,她肯定忍不住。万一她一时生气,不是打人就是骂人,到时候嚷嚷出来就不好了。所以,我单独告诉你,让你多留心点就行了。”说完,平儿便起身告辞离开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