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儿应了一声后便出来,径直前往紫鹃的房间去找蕊官。
走进房间,只见蕊官和藕官正聊得兴高采烈,一副难舍难分的模样。莺儿见状,笑着提议道:“姑娘也要去呢,藕官你先和我们一起过去等着,这样不是更好?”
紫鹃听了这话,也附和着说:“这主意不错,她在这儿调皮得也让人头疼。”说着,她一边拿起一块洋巾,将黛玉的勺子和筷子包好,一边递给藕官,说道:“你先带着这些过去,这也算是你出了一趟差事。”
藕官接过东西,脸上带着笑,和莺儿、蕊官两人一同走了出来,沿着柳树环绕的堤岸一直往前走。莺儿看到路边的柳条,来了兴致,便随手采了一些,干脆找了个山石坐下,开始编织起来。她又让蕊官先把手里的硝送过去,然后再回来找她。
蕊官和藕官都被莺儿编织的手艺吸引住了,眼睛一刻也舍不得从她手上移开,哪里还愿意离开。
莺儿见她们俩磨磨蹭蹭的,便不停地催促说:“你们要是再不去,我就不编了。”
藕官一听,连忙说:“我跟你一起去,送完东西马上就回来。”二人这才去了。
这时,莺儿正专注地编着东西,只见何婆的小女儿春燕走来,笑着问道:“姐姐,你在编什么东西?”
正说着,蕊官和藕官两人也到了。
春燕便转向藕官,说道:“前几日你到底在烧什么纸钱?被我姨妈瞧见了,她本想告发你,结果没告成,反倒被宝玉把责任都推到了她身上,让她背了不少黑锅,气得她一五一十地跟我妈说了。你们在外面这二三年,到底结下了什么仇怨,到现在还不肯和解?”
藕官冷笑一声,说道:“能有什么仇怨?分明是她们不知足,反而怨恨起我们来了。在外面这两年,别的不说,就光算我们的米和菜,她们不知道偷偷拿回家多少,全家人都吃不完,还有每天帮我们买东西时赚的钱。可每当我们让她们帮个忙,她们就怨声载道的。你说说,她们还有没有良心?”
春燕笑着说道:“她是我姨妈,我总不能帮着外人说她的不是呀。怪不得宝玉说:‘女孩子没出嫁的时候,就像颗无价之宝的珍珠;等出了嫁,不知怎么的就冒出好多坏毛病来,虽说还是颗珠子,可却没了光彩,成了死珠子;等年纪再大些,就更不像珠子了,简直成了鱼眼睛!明明是一个人,怎么就能变成三种样子来?’
“这话虽说有点荒唐,但也不全错。别人可能不知道,就说我妈和我姨妈,她俩这姐妹俩年纪越大,就越把钱看得紧。以前老姐俩在家的时候,老抱怨没有差事做,没有进项,幸亏有了这园子,把我挑了进来,还刚好把我分到了怡红院。家里省了我一个人的开销不说,我每月还能有四五百钱的结余,可即便这样,她们还觉得不够。
“后来,她俩都被派到梨香院去照看那些小戏子,藕官认了我姨妈当干妈,芳官认了我妈当干妈,这几年她们的日子确实宽裕了不少。现在挪到这边来了,也算是撒开了手,可还是贪心不足。你说好笑不好笑?
“我姨妈刚才和藕官吵了一架,紧接着我妈又因为洗头的事儿和芳官吵起来了。芳官连洗头都不让她洗。昨天发了月钱,实在推脱不过了,我妈买了东西,先让我洗。我想了想:我自己有钱,就算没钱,想洗头的时候,不管跟袭人、晴雯还是麝月说一声,也都不是什么难事,何必借这个机会?多没意思。所以我就没洗。
“我妈又让我妹妹小鸠儿洗了,然后才叫芳官,结果果然就吵起来了。接着,我妈还要去给宝玉吹汤,你说这事儿是不是可笑死了?她刚一进来,我就把园里的规矩跟她说了,可她就是不信,非要装作什么都懂,结果只能是自讨没趣。
“幸亏园子里人多,也没人能记得清楚谁是谁的亲朋。要是有人记得,就我们一家人在这儿吵吵闹闹的,多不像话。
“你这会儿又跑来摘这些花。这一带地上的东西,都是我姑妈管着,她一得到这个地方,就跟得到了永远的基业似的,每天起早贪黑地忙活,自己辛苦不说,还每天逼着我们来照看,生怕有人糟蹋了东西,又怕耽误了我的差事。
“现在搬进来了,老姑嫂俩还是照看得小心翼翼的,一根草都不许别人动。你还在这儿掐花、折嫩树枝,她们一会儿就来了,小心她们抱怨你。”
莺儿说道:“别人乱摘乱掐肯定是不行的,可我就不一样。自从分了园子里的地盘之后,各房里每天都有份例,吃的那些就不说了,单说这些花草之类的玩意儿。不管是谁负责管,每天都要给各房里的姑娘、丫头们送些折下来的花枝,另外还有插瓶用的。就只有我们主子说了:‘一律不用送,等我们需要什么的时候再跟你们要。’可实际上,他们一次都没要过。我今天就掐一些,她们也不好意思说什么的。”
话还没说完,就看见春燕的姑妈拄着拐杖走了过来。莺儿、春燕等人赶忙起身,给她让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