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说:“会不会是宝玉那孩子,有口无心的,傻乎乎的,从来不知道忌讳什么,高兴起来,信口胡说也是有的。”
凤姐笑着说:“太太这是太过于操心了。要是让他出去办正经事、说正经话,他确实像个大傻子;可要是让他在姐妹们跟前,还有那些大小丫头们跟前,他最懂得谦让,又怕得罪人,根本不可能有人会生他的气。我想薛妹妹这次回去,大概是因为前些日子搜查众丫头东西的缘故。她肯定是觉得我们不信任园子里的人才去搜查,可她又是亲戚,园子里又有她的丫头和婆子,我们又不好去搜查她的东西,怕我们怀疑她,所以她才多了这份心思,自己回避了。这也是应该避避嫌疑的。”
王夫人听闻这话觉得颇有道理,便自己低下头思索了一番,随后吩咐人去把宝钗请来。她将前几日发生的事情详细地剖析给宝钗听,希望能解开她心中的疑虑,接着又让宝钗像从前一样回来居住。
宝钗面带陪笑,说道:“我原本早就打算搬出去了,只是姨娘这里的大事太多,我就一直没好意思来说。碰巧前些日子我母亲身体不舒服,家里两个能顶事的女人也都病着,我就趁这个机会出去了。姨娘今天既然知道了这事儿,那我正好把心里的想法明明白白地说出来,从今天起我就正式辞行,好回去搬东西。”
王夫人和凤姐都笑着劝她:“你这孩子太固执啦。还是再搬回来住才是正理,别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儿,反而跟亲戚之间生分了。”
宝钗笑着解释道:“姨娘和凤姐姐这话可真是让我摸不着头脑,我搬出去可不是因为什么特别的事儿。我搬出去,一是因为我母亲最近精神头比以前差多了,晚上身边连个能依靠的人都没有,家里总共就我一个能照应的。二是现在我哥哥马上要娶媳妇了,有好多针线活儿要做,家里各种要用的器皿,还有不少没准备齐全的,我也得帮着母亲去操办操办。姨娘和凤姐姐都知道我们家的情况,我可没撒谎。三是自从我在园子里住下,东南边那个小角门就经常开着,原本是给我进出方便用的。可保不准那些图方便的人也走那儿,又没人盘查,万一从那个地方出了什么事,咱们两边脸上可都不好看。而且我搬到园子里来住,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前几年大家年纪都小,家里也没什么烦心事,在外面住着还不如搬进来,姐妹们聚在一起,要么做做针线活儿,要么一起玩玩闹闹,总比在外面干坐着强。现在大家都长大了,各自也都有各自的事儿要忙。况且姨娘这儿这些年来一直不太顺心,那园子又太大,一时照顾不过来,这都有关系。人少一些,就能少操些心。所以今天我不光是执意要搬出去,还要劝劝姨娘,如今应该节省的就节省一些,这样也不算失了大家族的体面。依我看,园子里这一项花费,其实也可以免去的,毕竟现在的情况和当初不一样了。姨娘深知我们家的,难道我们当初也是这般冷清、这般节俭的吗?”
凤姐听了宝钗这番话,笑着对王夫人说:“依我看,就别再勉强她了。”
王夫人点了点头,说道:“我也没什么好反驳的,就随她的意思吧。”
正说着,只见贾宝玉一行人已经回来。有人说,宝玉的父亲还在应酬没散场,怕天色太晚,所以先让他们这些小辈回来了。王夫人一听,赶忙问道:“今天出去没闹出什么笑话、丢人现眼吧?”
贾宝玉笑着回答:“不但没丢脸,反而还带了不少好东西回来。”
话音刚落,就有几个年长的婆子从二门那里小厮们手里接过东西来。王夫人定睛一看,有扇子三把,扇坠三个,笔墨加起来一共六盒,香珠三串,还有玉绦环三个。
贾宝玉接着介绍说:“这些是梅翰林送的,那些是杨侍郎送的,还有这些是李员外送的,每人一份。”说着,他又从怀里掏出一个旃檀香制成的小护身佛,说:“这个是庆国公单独送给我的。”
王夫人又接着问起宴席上都有哪些人、大家都作了什么诗词之类的。问完这些,她让人只把给宝玉的那份礼物拿着,然后带着宝玉、贾兰和贾环一起去见贾母。
贾母看到这些礼物,高兴得不得了,免不了又问了几句他们出去的情况。
无奈宝玉心里一直惦记着晴雯,等回答完贾母的问话,就找借口说:“骑马骑得颠簸,骨头都颠疼了。”
贾母一听,连忙说:“那你快回房去,换身衣服,活动活动筋骨,散散心就好了,可别直接躺下睡觉。”宝玉听了,赶紧就往园子里走去。
这时,麝月和秋纹已经带着两个小丫头等候在那里。看到宝玉向贾母辞别后走出来,秋纹便拿起笔墨,和众人一起跟着宝玉进了园子。宝玉一边走一边嘴里直喊:“好热啊!”
说着,他一边走一边摘下帽子、解开衣带,把外面的大衣服都脱了下来,麝月接过来拿着。宝玉只穿着一件松花色的绫子夹袄,袄里面露出像血点一样鲜艳的大红裤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