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贾母不禁老泪纵横。
李纨听了这话,心里也是一阵酸楚,十分动容。但看到贾母如此伤心,她赶忙强忍住泪水,笑着劝慰道:“这都是老祖宗积下的福德,我们才跟着沾了光。只要他能不辜负老祖宗的期望,那就是我们的福气了。老祖宗看着他成长也该高兴才是,怎么反而伤心起来了呢?”
说完,李纨又转头对宝玉说:“宝叔叔,你明天可别这么夸他了,他还只是个孩子,能懂什么!你不过是爱惜他的意思,可他哪里能明白你的心意。你这么夸他,一来二去,他可能会变得骄傲自大,以后还怎么会有进步呢?”
贾母听后,点头赞同道:“你嫂子这说得倒也没错。不过他还太小呢,也别对他要求太严了。小孩子胆子小,万一逼得太紧,出了什么差错,书也读不成了,那你之前的辛苦不就白费了?”
贾母说到这里,李纨再也忍不住,泪水扑簌簌地掉了下来,她赶忙用手擦去。
只见贾环和贾兰也走进门来,依次向贾母请了安。
贾兰行完礼后,又走到母亲李纨面前问候了一声,随后回到贾母身旁,静静地站立侍候。
贾母慈爱地看着贾兰,说道:“我刚才听你叔叔说,你作的对子特别工整,连你的师父都夸你呢来着。”贾兰听了,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抿着嘴,羞涩地笑了。
这时,鸳鸯走上前来,轻声对贾母说:“老太太,晚饭已经准备好了。”
贾母点了点头,吩咐道:“去请你姨太太吧。”
琥珀闻言,立刻安排人去王夫人那里请薛姨妈。
见此情景,宝玉和贾环便先行退下。素云带着几个小丫头过来,将桌上的双陆棋收了起来。李纨则留在原地,准备等贾母用完饭后继续侍候。贾兰也乖巧地站在母亲身边。
贾母见状便说道:“你们娘儿俩就跟我一起吃饭吧。”李纨连忙应下。
不一会儿,饭菜便摆上了桌。这时,一个丫鬟回来禀报:“太太让我回老太太的话,说姨太太这几天来来去去的,不能过来过来回老太太,今天吃完饭后已经回家去了。”
贾母听后,便让贾兰坐在自己身边,大家开始用餐,就不必一一细述了。
却说贾母刚吃完了饭,漱口洗手之后,便斜靠在床上闲聊。这时,一个小丫头子去告诉了琥珀,琥珀便走到贾母跟前禀报说:“东府的大爷请晚安来了。”
贾母听后,说道:“你们去告诉他,现在他忙着处理家务事,肯定累坏了,让他回去好好歇着吧,我这儿知道了。”
小丫头便将这话传给了外面的婆子们,婆子们再转告给贾珍。贾珍听后,便告辞退出了。
到了第二天,贾珍又过来处理各项事务。守门的小厮陆续进来向他禀报了几件事情,接着又有一个小厮进来报告说:“庄头送果子来了。”
贾珍问道:“单子呢?”那小厮赶紧把单子呈了上来。
贾珍接过单子一看,上面写的不过是些果品,还夹杂着一些菜蔬和野味。
贾珍看完单子后,问守门的人:“一直负责这事的是谁?”
守门的人回答说:“是周瑞。”
贾珍便吩咐周瑞:“按照单子上的数目点清楚,然后送到里面去交割。等我把来账抄一份底子,好留着对账。”接着又吩咐:“告诉厨房一声,在下饭菜里多添几样,给送果子来的人,按照惯例赏饭给钱。”
周瑞应了一声。他一边吩咐人把东西搬到凤姐儿的院子里,一边将庄子上的账目和果子情况都详细交代清楚,随后便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周瑞又回来向贾珍禀报:“刚刚送来的那些果子,大爷有没有核对过数量?”贾珍不耐烦地说:“我哪有闲工夫去点这个。账本都给你了,你照着账本点数不就行了。”
周瑞赶忙解释:“小的已经点过了,数量不多不少,正好对得上。不过大爷您既然留了底账,不如再问问送果子来的人,看看这账目到底是真是假。”
贾珍一听,皱起眉头说:“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不就是几个果子嘛,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又没有怀疑你。”
正说着,鲍二走了进来,恭恭敬敬地磕了个头,说道:“求大爷还是让小的回到外面去伺候吧。”
贾珍一脸疑惑地问:“你们这是又怎么了?”
鲍二苦着脸说:“奴才在这里根本说不上话来。”
贾珍没好气地说:“谁让你说话了?”
鲍二委屈地说:“何必在这里受这份罪,就像个没用的眼珠子,在这里也派不上用场。”
周瑞在一旁接过话茬,说道:“奴才在这里负责管理地租、庄子银钱的收支,每年经手的款项少说也有三五十万,老爷、太太、奶奶们都没说过什么,更别说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了。要是照鲍二这么说,那家里的田地房产还不都被我们这些奴才给败光了。”
贾珍听了,心里琢磨着:“肯定是鲍二在这儿挑事儿,不如让他出去算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