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凤姐刚从床上起身,心里正觉得有些莫名其妙,突然听到一个小丫头的说话声,又被吓了一跳。她赶忙问道:“是什么官事?”
小丫头回答说:“具体是什么我也不清楚。刚才守二门的小厮进来通报,说有件紧急的官府公事,所以太太让我来请二爷过去。”
凤姐一听说是工部里的事情,心里这才稍微松了口气,于是说道:“你回去跟太太说,就说二爷昨天晚上出城去办事了,到现在还没回来。先让人去回复珍大爷一声吧。”
那小丫头答应了一声,就转身走了。
这时,贾珍匆匆赶来,见有朝廷部里的人在,便上前询问了情况。
弄清楚事情原委后,他进屋见到王夫人,禀报道:“部里来人通报,昨天总河大人上奏,说河南一带黄河的河口决堤了,好几个府州县都被洪水淹没。朝廷又要动用国库的钱来修缮城墙等工程。工部的官员们还得忙着安排处理相关事宜。所以部里特意派人来告知老爷。”说完,贾珍便退下了。
等到贾政回家,贾珍又把这事原原本本地向他汇报了一遍。
从那以后,一直到冬天,贾政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常常待在衙门里处理事务。宝玉的学习也渐渐懈怠起来,不过他心里害怕被贾政发现,所以不敢不常去学房读书,就连去黛玉那里也不敢像以前那样频繁了。
当时已经到了十月中旬,这天宝玉起床后,打算去学堂上学。这一日天气骤然变冷,只见袭人早已整理好一包衣服,对宝玉说:“今天天气特别冷,早晚还是多穿点儿,暖和些好。”说着,便把衣服拿出来让宝玉挑选一件穿上。
接着,她又包好另一件衣服,让小丫头拿出去交给茗烟,并叮嘱道:“现在天气凉了,要是二爷需要换衣服,你可得提前准备好。”茗烟应了一声,抱着装衣服的毡包,跟着宝玉一同出门去了。
宝玉来到学堂后,便开始专心做自己的功课。忽然,他听到纸窗被风吹得“呼喇喇”作响。代儒说道:“天气又开始变冷了。”说着,他便推开风门向外望去,只见西北方向涌起层层黑云,正渐渐向东南方向压过来。
这时,茗烟走进来,对宝玉说道:“二爷,天气转凉了,再添些衣服吧。”
宝玉轻轻点了点头。随后,茗烟拿进一件衣服,宝玉原本没太在意,可当看到那件衣服时,整个人都愣住了,神情显得有些痴呆。旁边那些小学生都瞪大眼睛,好奇地瞧着。原来,这件衣服正是晴雯之前补过的那件雀金裘。
宝玉连忙问道:“怎么把这件拿来了!是谁给你的?”
茗烟回答说:“是里头的姑娘们包好拿出来的。”
宝玉说:“我身上倒不是很冷,先不穿这个,把它包起来吧。”
代儒以为宝玉是珍惜这件衣服,心里还挺高兴,觉得他知道节俭。
茗烟又劝道:“二爷还是穿上吧,要是着凉了,那可就是奴才的过错了。二爷就当是疼奴才,穿上吧。”
宝玉没办法,只好穿上,然后呆呆地对着书本坐着。代儒以为他在认真看书,也没怎么理会。
到了晚间放学的时候,宝玉便向代儒谎称自己生病了,想请一天假。
代儒本来年纪就大了,在学堂里也就是陪着几个孩子解解闷儿,自己还时常这里不舒服那里难受的,少一个学生,就少操一份心。况且他也知道贾政平时事务繁忙,贾母又特别溺爱宝玉,于是便点了点头同意了。
宝玉径直回到住处,先去见了贾母和王夫人,把事情经过又讲述了一遍。贾母和王夫人自然没有不信的道理。宝玉略坐了会儿,便起身回大观园去了。
回到园中,见到袭人她们,宝玉没了往日那般有说有笑的模样,只是和衣直接躺在了炕上。
袭人见状便问道:“晚饭已经准备好了,是现在吃,还是再等一等儿?”
宝玉有气无力地回答:“我不吃了,心里头不舒服,你们去吃吧。”
袭人接着说:“就算是这样,你也该把这件衣服换下来了,这衣服哪经得住这么折腾揉搓。”
宝玉说:“不用换。”
袭人又说:“倒也不只是这衣服娇贵,瞧瞧上面那针线活儿,也不该这么糟践它呀。”
宝玉听了这话,正说到了他心里,不禁长叹一口气,说:“那行,你就把它收拾起来,给我包得严严实实的。我以后也不穿它了。”说着,便站起身来脱衣服。
袭人刚要过来接,宝玉已经自己动手叠了起来。
袭人笑着说道:“二爷今儿个怎么这般勤快起来了?”
宝玉也不答话,叠好衣服后,就问:“包这个衣服的包袱在哪儿呢?”
麝月赶忙递过来,宝玉自己把衣服包好,回头却瞧见麝月和袭人互相挤眉弄眼地笑。宝玉也没理会,自顾自地坐着,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
突然,宝玉听到书架上的钟响了,他低头看了看怀表,发现指针已经指到酉初二刻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