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年,七月十六日,午后。
江油关以东,涪水江畔。
江面上,数百艘巨船依次靠岸。
只是从船上走下来的两万陆军,场面就实在有些惨不忍睹。
“呕……”
一个刚踏上坚实土地的关西壮汉,双腿猛地一软,抱着江边一棵大柳树,吐得昏天黑地,仿佛要把胆汁都呕出来。
他不是唯一一个。
整个江岸边,随处可见脸色惨绿、脚步虚浮的士卒,一个个弯着腰,发出痛苦的干呕声。
“他娘的……老子宁可在死人堆里睡三天三夜,也不想再坐那鬼东西了!”
“谁说不是!船肚子里的轮子一转,俺的五脏六腑就跟着搅,这会儿脚踩着地,还觉着天旋地转呢!”
“我还以为是水神老爷发怒,要把俺们颠死在江里……”
这些在陆地上生龙活虎的百战精兵,初次体验沈潇捣鼓出的“明轮船”,算是被结结实实地上了一课。
这玩意儿逆流而上风驰电掣,唯一的缺点,就是太“颠”。
相比之下,由周泰、蒋钦、甘宁、徐盛、潘璋等亲自操练出的一万水军,则从容不迫。
这些水军行动迅捷,分工明确,有人持戈警戒,有人飞速搭建临时营地,更有人已经架起大锅,准备埋锅造饭,将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尽显精锐本色。
中军临时搭起的大帐内,刘备看着地图,脸上的兴奋与豪情几乎要溢出来。
沈潇则轻轻捏着鼻子。
帐外随风飘来的那股酸味,实在是有点冲头。
“主公,看来我们的士卒,还得加一门‘抗晕船’的必修课啊。”他忍不住开口吐槽。
刘备闻言,爆发出一阵畅快至极的大笑,心情好到了极点。
“无妨!让他们吐!吐干净了肚里的浊气,正好多吃两碗肉饭!”
他的目光,猛地转向帐内一名身材雄壮、双目神光湛然的大将。
“子义,江油关的情况,斥候已探明。”
太史慈上前一步,抱拳躬身。
“请主公吩咐!”
“江油关守将马汉,吴懿的姻亲,志大才疏,好酒贪功。”
刘备的声音铿锵有力。
“自张任被调往阴平,此人便接管了江油关。如今成都精锐被吴班带走大半,此地守军不过五千,且军心涣散,正是我等一战而下的天赐良机!”
阴平桥头一战,关羽、甘宁、许褚皆立下大功,尤其是关羽那石破天惊的一刀,直接为大战奠定了胜局。
太史慈虽也参与其中,却总觉得不够尽兴。
现在,他的机会,来了。
他按住腰间剑柄,一字一句道:
“主公!末将愿为先锋,为大军夺下此关!”
“好!”
刘备等的就是他这句话!
“我把先来的这两万兵马给你调动,其中五千骑兵,一万五千步卒!”
“子义,此战,只许胜,不许败!”
“末将,定不辱命!”
……
半日后,离夜幕降临不到两个时辰。
吐得七荤八素的士卒们,在灌下几大碗热腾腾的肉汤,啃了几个扎实的干饼后,迅速恢复了体力。
江风一吹,疲惫与不适一扫而空。
取而代之的,是大战将至的冰冷与肃杀。
两万大军,无声的集结。
太史慈翻身上马。
他拔出腰间佩剑,向前一指。
“走!”
大军开拔。
马蹄裹着厚布,士卒口衔木枚,行动间悄无声息,汇成暗流,向着江油关的方向,悄然涌去。
……
子时。
江油关以西,不足千米的一片密林。
两万汉军在此潜伏,做着最后的休整。
太史慈立于林边,透过枝叶的缝隙,遥望不远处那座匍匐在夜色中的雄关。
关墙上,火把稀稀拉拉。
几个巡逻的守兵,正无力地靠着墙垛,脑袋一点一点,显然已困到了极点。
情报无误。
戒备松懈至此,简直是在找死。
林中潮湿的草木气息涌入肺中,让他的头脑愈发清醒,杀意也愈发沸腾。
“传令,全军穿甲,准备突袭!”
命令被无声地传递下去。
林中立时响起一片细微而密集的甲叶摩擦声。
五千骑兵牵着战马,走在最前列。
一万五千步卒紧随其后。
一切准备就绪。
太史慈猛地将面甲拉下,只露出一双在黑暗中亮得骇人的眼睛。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一个士卒的耳中。
“目标,关门!”
“冲锋之时,不许停,不许退!”
“随我,破关!”
话音未落,他双腿爆发出巨力,猛地一夹马腹!
战马吃痛,发出一声压抑的嘶鸣,第一个冲出了树林!
“杀!”
五千骑兵紧随其后!
五千股力量拧成一股绳,汇成一道狂潮,朝着千米之外的江油关,发起了决死冲锋!
轰!轰!轰!
沉重而急促的马蹄声,瞬间撕碎了午夜的寂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大汉第一毒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三国:大汉第一毒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