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
城中一处不起眼的院落里,祝融夫人的房间,还亮着灯。
太史慈从祝融夫人隐蔽的房屋中来到祝融夫人办公的房间。
“你来了。”祝融夫人立刻迎了上来,“今天城外的大战,那张飞,当真如此勇猛?”
“翼德之勇,世之罕见。”太史慈点了点头,随即握住她的手,低声问道:“你怎么样?孟获没有为难你吧?”
“他现在自顾不暇,哪有空管我。”祝融夫人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忧色,“只是,今天一战,城中人心惶惶,士气已经跌到了谷底。孟获下了死命令,要全军死守,我怕……再拖下去,会生出别的变故。”
“军师也料到了这一点。”太史慈从怀中取出一封蜡丸密信,递给她,“这是军师最新的指示。”
祝融夫人接过密信,展开一看,上面只有短短几行字。
她看完,眼中精光一闪,点了点头:“我明白了。军师是想……釜底抽薪。”
“不错。”太史慈沉声道,“孟获虽然是蛮王,但他并不能完全掌控所有的部落。尤其是金环三结、董荼那、阿会喃那三个洞主,他们手握九万大军,是孟获最重要的依仗。但他们也是最自私、最胆小的。”
“军师的判断是,经过今日一战,这三人心中必然已经萌生退意。现在,只需要有人再去推他们一把,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背叛孟获。”
“而这个人,非你莫属。”太史慈看着自己的妻子,眼神中充满了信任。
祝融夫人将密信凑到烛火上烧掉,脸上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放心吧。这三个人,我比你们更了解。金环三结贪财,董荼那怕死,阿会喃则是个没主见的墙头草。对付他们,我有的是办法。”
“你要小心。”太史慈叮嘱道,“孟获虽然有勇无谋,但性情多疑,一旦被他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我知道。”祝融夫人为他整理了一下衣领,柔声道,“你也一样,每次打探消息,都太危险了。”
“为了你,值得。”太史慈将她轻轻拥入怀中。
短暂的温存之后,太史慈如鬼魅般,消失在了夜色里,再次去打探消息。
祝融夫人站在窗前,看着城外汉军大营那连绵的灯火,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第二天,祝融夫人以“共商守城大计”为由,分别邀请了三洞元帅到自己的营中议事。
为了不引起孟获的怀疑,她是分开邀请的。
第一个来的,是金环三结。他长得肥头大耳,身上挂满了金环,走起路来叮当作响,一副暴发户的模样。
“祝融夫人,找我来有什么事啊?”金环三结一进门,就大大咧咧地坐下,眼睛却在祝融夫人的营帐里四处乱瞟,似乎在估算这里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祝融夫人屏退了左右,亲自给他倒了一杯酒。
“金环元帅,今日城外一战,想必你也看到了。”她开门见山地说道。
“看到了,看到了。”金环三结咂了咂嘴,“那黑脸汉将,确实有两下子。不过,我们有城墙守着,怕他作甚?”
“怕?”祝融夫人冷笑一声,“汉军连过天险泸水,都能在五日内搭起一座浮桥。你觉得,区区一座不韦城,能挡住他们多久?”
金环三结的脸色,微微一变。
“夫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很简单。”祝融夫人让手下拿出了一样东西,放在了桌上。
一块足有十斤重的金元宝,在烛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金环三结的眼睛,瞬间就直了。
“汉军的沈军师托我给你带句话。”祝融夫人的声音,充满了诱惑。
“他说,城破之后,孟获必死无疑。而你金环元帅,若是识时务,打开城门,迎王师入城。到时好处少不了你的。并且,他还会保你和你部落的子民,世代富贵。”
金环三结的呼吸,瞬间变得粗重起来。他死死地盯着那锭金子,喉结上下滚动,仿佛看到了一座金山在向他招手。
“这……此话当真?”
“沈军师一言九鼎。这金子,就是定金。”祝融夫人将金元宝,向他推了过去。
金环三结颤抖着手,将那沉甸甸的金元宝抱在怀里,脸上阴晴不定。
背叛孟获,他不是没想过。只是,他不敢。
但现在,汉军给出的价码,实在是太诱人了,而且汉军又太强了根本打不过的!
“你……让我想想……”金环三结抱着金子,站起身,匆匆离去。
送走了贪婪的金环三结,祝融夫人稍作歇息,便派人请来了第二位客人——董荼那元帅。
与金环三结不同,董荼那一身儒将打扮,看上去颇有几分谋略,但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挥之不去的怯懦。他一进帐,便先是小心翼翼地观察了一下四周,才对祝融夫人拱手道:“夫人深夜相召,不知有何要事?”
“董元帅,请坐。”祝融夫人没有像对付金环三结那样直接拿出金子,而是换了一种方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大汉第一毒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三国:大汉第一毒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