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瀚皇帝南宫景现在有些心烦。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大瀚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
陈国和吴国联合起来攻伐大瀚,虽然他们最终失败了,但是给大瀚带来的冲击也不小。
自己的父皇战死,刚刚投降过来的皖山防线的守将陆昭战死,更有数以万计的大瀚将士战死沙场。
如今国家算是守住了,大瀚前不久纳入麾下的半数庐江郡和毗陵防线也还在,但是怎么平衡内部的势力却成了问题。
如今大瀚内部的势力可谓相当庞杂。
有太祖爷留下的旧部,有父皇的旧臣,有大皇兄的死忠,有从武国投奔过来的前梁老臣,以及从吴国投奔而来的顾家和大将王宽。
在这些人里面,以梁阔为首的前梁老臣是有劝降庐江郡的功劳的,还没有给他们赏赐。
以顾望和王宽为代表的吴国降臣降将也是有功劳的。
他们让大瀚不费吹灰之力地得到了一处稳固的东部防线,这处防线日后会成为进攻吴国的据点,可谓是至关重要。
更别说王宽还在前不久守卫毗陵防线的过程中立下大功,这个人必须重赏才行。
父皇战死了,有我顶班,但是陆昭战死了却没人可以顶班。
所以无奈之下,只好让大皇兄过去接替陆昭的职责,正好可以用庐江王作为赏赐褒奖大皇兄击溃陈军的功劳。
也趁机让大皇兄的死忠一起跟过去,避免他们留在朝堂上生事儿。
至于朝中剩下的这些人,里面应该也有忠于大皇兄的,但是忠诚的没那么强烈,不出意外的话,过一段时间就会转而效忠自己了。
不过这样也有问题,那就是大皇兄过去之后虽然有自己的班底,但是他在庐江郡没有根基,他去了之后,很难建立起有效的统治来。
哪怕自己把能给的权力都给了,但是大皇兄去庐江郡还是很危险的,必须有人去帮他才行,而且这个人还必须在庐江郡有根基。
让谁去好呢?
嗯,在庐江郡有根基的人……梁阔?
他以前在梁国当官,跟战死的陆昭是挚友,在当地也有一定的名望,让他去应该可以。
不过也有个问题,那就是他岁数太大了,身体也不好,万一死在半路上怎么办?
会不会显得自己这个皇帝急着卸磨杀驴呀?
哎呀,所以我才不想当皇帝啊,要想的事情太多了,麻烦死了!
算了,不多想了,还是先把梁阔找过来问问他的意见吧。
大瀚皇帝南宫景从龙椅上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后,模仿着父皇的样子说道:
“来人。”
一个守卫在大殿门口的侍卫当即冲过来行礼:
“在!”
“传梁阔进宫,朕有要事与他相商。”
“诺!”
侍卫领命离去,前去寻找梁阔了。
“唉,也不知道能不能成,梁阔要是不答应的话,该找谁好呢?”
————
建业城,梁阔的府邸内。
哪怕已经喝的烂醉了,但是梁阔心中的郁闷依旧没有减轻半分。
他的眼前,始终弥漫着那日的景象。
皖山失守、自己的老友陆昭战死的急报,是随着一场冷雨送到梁阔手中的。
彼时他正在府中整理陆昭先前托人送来的皖山防线图,图上密密麻麻的红圈是陆昭标注好的防御要点。
就在这时,府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一名浑身湿透的驿卒跌跌撞撞地闯了进来,手中的急报被雨水泡得皱巴巴的。
打开急报,【陆昭将军力战殉国】几个字,像烧红的烙铁一般,始终折磨着梁阔的内心。
“你说什么?”
梁阔一把夺过急报,手指抖得几乎捏不住纸页。
驿卒哽咽着重复道:
“梁大人,皖山防线……被攻破了。陆将军率残部死守西北角,最后力竭,被陈军乱刀砍杀,死后头颅还被……被陈安挂在城门上示众……”
后面的话,梁阔已经听不清了。
他只觉得天旋地转,手中的防线图“啪”地一声掉在地上。
他踉跄着后退,撞在身后的书架上,满架的藏书哗啦啦砸下来,砸在他身上,他却浑然不觉,眼中只剩下那几个刺目的字。
是我害了你,是我害了陆兄你啊!
这个念头像毒蛇一般,瞬间缠上梁阔的心脏,勒得他喘不过气来。
三个月前,陆昭在武国受排挤,粮草断绝,走投无路。
那时他看准了机会,主动请缨去劝降自己的好友,而且还拍着胸脯保证说,大瀚一定会更好的。
可是现在……
之前陆昭犹豫时,他苦口婆心地劝了又劝,才让他下定决心。
他想起陆昭归降那日的情景,自己的好友跪在南宫俞面前,眼中满是憧憬。
“某只求守好皖山,不让百姓再受战乱之苦。”
他当时还在一旁附和呢,说让老友放心,我会在朝中为你说话,定让你无后顾之忧的。
可现在呢?
陆昭死了,死在他劝降的大瀚国土上,死得尸骨无存,连全尸都没能留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