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特法伦之夜对拉齐奥的完胜,如同一声惊雷,震动了整个欧洲足坛。
林枫“魔法师”的名号不再局限于德甲,开始在欧洲范围内流传。
然而,赞誉与光环之下,多特蒙德的内部却面临着新的、幸福的烦恼——缺席近三个月的锋线支柱,扬·科勒,即将伤愈归队。
布拉克尔训练基地的医疗室外,林枫和几位队友看着科勒扔掉了拐杖,在队医的指导下进行着最后的恢复性训练。
虽然动作还带着些许谨慎,但那标志性的憨厚笑容和洪亮嗓音已经回归。
“嘿,林!看来我不在的时候,你干得不错!”科勒用力拍了拍林枫的后背,力道依旧十足,“不过,我的头球可是饥渴难耐了!”
更衣室里因为科勒的回归而充满了久违的轻松气氛。有他在,仿佛就有了主心骨,连空气都活跃了几分。
然而,在这份喜悦之下,一丝微妙的竞争与调整也悄然滋生。
此前顶替科勒出任首发的替补中锋,虽然勤勉,但数据和作用远不及捷克巨人,此刻难免有些失落。
而更重要的是,战术层面需要一次重要的重构。
萨默尔的办公室,烟雾缭绕。他面前的战术板上,画满了密密麻麻的线路。
“扬的回归是天大的好消息,”萨默尔对助手们说道,“但我们必须考虑如何让他和林完美共存,甚至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过去三个月,多特蒙德被迫适应了没有支点的踢法,进攻更多地依靠林枫的回撤组织、快速传切和后排插上。
阿莫鲁索也更习惯于在中央活动。
科勒的回归,意味着前场重新拥有了一个稳定的高点,但也可能意味着进攻节奏的潜在放缓,以及空间分配的变化。
训练课上,萨默尔开始试验新的进攻组合。他并没有简单地将科勒重新塞回首发,而是设计了多种套路。
一种是由林枫在左路或中路持球,科勒在禁区牵制,阿莫鲁索灵活游弋,寻找第二落点或反越位机会。
另一种则是回归传统的两翼齐飞,利用科勒的制空能力,但要求林枫的传中球更具变化和精度。
林枫也在主动适应。
他不再像科勒缺阵时那样频繁前插到禁区,而是更多地留在中场靠后的位置,利用科勒带来的防守牵制,获得更宽松的组织空间。
他开始有意识地练习各种弧线的传中球,以适应科勒不同的抢点习惯。
一次分组对抗中,林枫在右路拿球,观察着禁区内科勒的跑位。
他没有选择高球传中,而是送出一记速度极快、带着强烈旋转的低平球,绕向前点。
科勒心领神会,抢在对方中卫之前,用一记非常规的脚尖捅射,将球送入网窝。
“漂亮!就是这样!”科勒进球后,大笑着冲向林枫,“林,你简直是在给我的脚传递球!”
这次配合让场边的萨默尔频频点头。
林枫的传球不再仅仅是寻找科勒的头,而是开始与这个强大的战术支点进行更深层次的、立体化的联动。
就在林枫积极适应战术变化时,系统界面再次出现了新的提示,不再是单纯的能力提升,而是一个阶段性的任务:
【阶段性任务发布:中场大师的蜕变】
【任务要求:在科勒回归后的三场正式比赛中,主导球队进攻,并实现以下任一目标:
1. 完成至少两次直接助攻(传给科勒并形成进球)。
2. 实现个人传射建功(进球+助攻)。
3. 场均关键传球不少于5次,并帮助球队取得三连胜。】
【任务奖励:自由属性点+2,特殊技能【重炮手】解锁资格,模板融合度大幅提升。】
这个任务显然是为了推动林枫更好地与科勒形成化学反应,并进一步提升其作为核心的全面影响力。
奖励也极其丰厚,尤其是【重炮手】技能,显然是对他上一场远射进球的肯定和延伸。
林枫深吸一口气,感受到了压力,但更多的是动力。
这不再是简单的个人能力提升,而是向着真正的、能够驾驭各种战术体系的“中场大师”迈进的关键一步。
科勒回归后的首场比赛,是客场对阵联赛中游的美因茨。赛前,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黄黑军团的新攻击线上。
比赛开始,美因茨摆出了稳守反击的架势。科勒的首发出场,立刻吸引了对方至少两名防守球员的注意力。
这让阿莫鲁索和林枫获得了更多的空间。
然而,久疏战阵的科勒显然还未找到最佳比赛感觉,几次头球争顶虽然成功,但落点控制不佳。
林枫给他的几次传中,也因默契稍欠而未能形成绝佳机会。
上半场,场面略显沉闷。林枫尝试了更多远射,但在对方密集防守下效果一般。
中场休息,萨默尔调整了策略:“林,减少高球传中,多打地面渗透!利用扬牵制防守,你和马西奥在肋部做文章!”
下半场,战术调整立竿见影。第五十三分钟,林枫与阿莫鲁索在左路打出精妙二过一后切入禁区,吸引了中卫防守后,他没有贪功,将球横敲到中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刚成年就被称为世一中!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我刚成年就被称为世一中!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