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巾帼绽芳华,摄政朝堂绽异葩。
帷幄运筹兴大辽,澶渊盟定靖邦家。
公元953年,萧燕燕出生于契丹权贵之家,小字燕燕。她的父亲萧思温,那可是辽国响当当的人物,担任着宰相的要职,在辽国朝堂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萧燕燕自幼就展现出与常人不同的聪慧,办事认真仔细,一丝不苟。话说有一次,萧思温想考察一下几个女儿,就让她们打扫卫生。其他姐妹都是草草了事,随便应付一下,可萧燕燕却不一样,她认认真真地把每一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萧思温看到后,不禁满心欢喜,感慨道:“此女必成大事!”事实证明,萧思温还真有识人之明,他这个宝贝女儿,日后的成就那可真是超乎想象。
在那个时代,贵族女子的婚姻往往身不由己,更多的是为了家族的利益和政治的需要。萧燕燕最初的未婚夫是韩匡嗣的儿子韩德让,韩氏家族虽然原本是汉人,但在辽国也是备受重用,跻身权贵之列。韩德让也是个青年才俊,和萧燕燕也算是郎才女貌,门当户对。两人情投意合,本以为会携手走过一生,可命运却和他们开了个大玩笑。
当时的辽国,局势风云变幻。辽穆宗耶律璟在位期间,政治腐败,嗜酒好杀,搞得国内上下人心惶惶,社会动荡不安。终于,在应历十九年(公元969年),辽穆宗在一场叛乱中被刺杀身亡。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改变了萧燕燕的命运。
萧思温在这场权力更迭中,站对了队伍,他和其他大臣一起,拥立耶律贤为帝,也就是辽景宗。辽景宗上位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开始与萧氏贵族联姻。政治利益高于一切,在这种情况下,萧燕燕只能无奈地放弃与韩德让的婚约,进入皇宫,被选为贵妃。仅仅过了两个月,因为她“色技过人,且通韬略”,就被册立为皇后,这晋升速度,在辽代后宫那可是绝无仅有的。
成为皇后的萧燕燕,并没有被宫廷的奢华生活所迷惑,她有着更大的抱负和追求。而她的丈夫辽景宗,身体却不太好,是个病秧子。随着病情越来越严重,辽景宗渐渐无法处理繁杂的国事,很多时候只能常年卧病在床。
萧燕燕看着丈夫被病痛折磨,国事又无人打理,心急如焚。她主动站出来,协助辽景宗处理朝政。这一决定,让她正式踏入了政坛,也开启了她传奇的一生。
刚开始,朝中的大臣们对这个年轻的皇后能否胜任还有些怀疑。毕竟,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女人参与政治是很少见的,更别说主持朝政了。但萧燕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很快就打消了大家的疑虑。
她展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才能和智慧,处理政务时条理清晰,果断决策。她重用汉官,把汉官纳入政权的中枢机构,这一举措在当时可是非常大胆的。在她的建议下,辽景宗也开始善于纳谏,励精图治,辽国的政治局面逐渐稳定下来。
保宁八年(公元976年),辽景宗甚至召集史馆学士宣布:“以后皇后所说的话,也都称‘朕’和‘予’,这可作为一条法令。”这就相当于正式确立了萧燕燕摄政的地位,从此,萧燕燕可以名正言顺地代行皇帝职权,成为了辽国实际上的掌权者。
在萧燕燕的努力下,辽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她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比如整顿吏治,严惩贪污腐败的官员;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鼓励商业贸易,促进经济的繁荣。在她的治理下,辽国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年谷屡丰”,百姓生活也逐渐安定下来。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乾亨四年(公元982年),年仅三十五岁的辽景宗在出猎途中,因病卒于云州(今山西大同)焦山行宫。这对萧燕燕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她没有被悲痛击倒,因为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辽景宗临终之时,留下遗诏“梁王隆绪嗣位,军国大事听皇后命”,同时立耶律斜轸与韩德让为顾命大臣。就这样,年仅十一岁的长子耶律隆绪登上了皇位,即辽圣宗,而萧燕燕则被尊为皇太后,开始了她长达二十七年的临朝称制生涯。
当时的局势可谓是危机四伏,内有宗室亲王势力强大,对皇位虎视眈眈;外有边境未靖,宋朝一直对燕云十六州念念不忘,随时可能发动战争。萧燕燕抱着年幼的皇帝,心中充满了忧虑。她哭着对大将耶律斜轸和大臣韩德让说:“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奈何?”
耶律斜轸和韩德让深知太后的担忧,他们进言:“信任臣等,何虑之有。”于是,萧燕燕与二人达成政治交易,由耶律斜轸、韩德让出面主持朝中军政大局,防止宗室作乱,剥夺其兵权,保护了太后母子的安全。
为了进一步稳定局势,萧燕燕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她任命侄女婿耶律斜轸为北院枢密使,管理内政事务,尤其是严管贵族;同时,采纳南院枢密使韩德让的建议,对宗室亲王颁布命令,提出“诸王归第,不得私相燕会”,使诸王失去兵权,清除了内部夺位的隐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