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太仆寺衙署。
与兵部的肃杀、户部的繁忙不同,太仆寺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草料和牲畜气息。署衙后园甚至开辟了一小片草场,圈养着几匹作为样品的骏马,时而发出嘹亮的嘶鸣。此刻,署堂内,一场关乎帝国未来铁骑命运的会议正在紧张进行。
太仆寺卿张弼,一个年约五旬、面容清癯、却对马匹有着超乎寻常热情的官员,正激动地指着悬挂在壁上的巨幅地图。地图上,陇右、河套等水草丰美之地被朱笔重重圈出。
“陛下圣明!历代强盛王朝,必有强盛马政!欲建无敌铁骑,必先有充足良驹!”张弼声音因兴奋而略显尖锐,“我军目下战马,多来自缴获与民间征调,品种混杂,素质参差不齐。驮马、乘马、战马,混为一谈!真正能披重甲、长途奔袭、冲锋陷阵的甲等战马,百中无一!”
他转身面向在座的属官和几位从北疆紧急召来的牧场监正,痛心疾首道:“此前与北魏、柔然铁骑接战,我军步兵虽强,然骑兵往往吃亏,非战士不勇,实乃马匹不及!腿短、力弱、速度慢、耐力差!此乃我朝心腹之患!”
一位从陇西牧场来的监正,脸膛黝黑,手上还有草屑,闻言深有感触地点头:“张大人所言极是!咱们牧场现有的马种,多是蒙古矮马后代,耐粗饲,抗病强,但体型太小,负载冲撞之力远不如柔然的高大伊犁马和西域的汗血宝马!”
“故此!”张弼重重一掌拍在地图上那些朱圈上,“陛下谕令!马政维新,就在今日!太仆寺首要之务,便是在陇右、河套、河西等地,择水草最丰美之处,设立、扩大官营牧场!要建成我大秦的‘骑兵之基,甲马之源’!”
他详细阐述规划:“其一,引进良种!已遣使携重金,前往西域诸国、漠北草原,求购大宛汗血马、伊犁天马、突厥乌孙马等良种公马!不惜代价,也要买回来!同时,鼓励商队走私……不,是贸易良种马匹入境,官府高价收购!”
众人眼中都放出光来。那些名马,他们只在前朝典籍中读过传说,若能引入,马种改良可期!
“其二,改良马种!”张弼继续道,“所有官营牧场,精选本地健壮母马,与引进的良种公马交配,繁育后代!建立谱系,记录每一匹良种马的父系母系,优选优育!淘汰劣马,绝不留情!”
“其三,广辟草场!划拨国有荒地、没收之田,大规模种植苜蓿、黑麦草等优质牧草!令工部协助兴修水利,保障牧场水源!要让我们的马,吃得比柔然马更好!”
“其四,鼓励民间!”他拿起一份文书,“陛下已准奏,颁布《鼓励民间养马令》。凡民间蓄养马匹者,按马匹数量等级,减免户税徭役!所产马驹,官府可按市价收购,或折抵税赋!尤其鼓励北方边民养马,既可自卫,又可为国家提供马源!”
“其五,设置专官!”张弼神色肃然,“各大型官营牧场,设‘牧监’总揽,其下分设‘兽医博士’、‘牧草使’、‘驯驭使’等职!尤其是兽医博士,需广招天下擅长医治牲畜之人,给予官身俸禄,潜心研究马匹疾病防治、孕产护理!马匹折损率,必须给我降下来!”
一条条措施,清晰明确,勾勒出一幅庞大的马政蓝图。堂内诸位官员听得心潮澎湃,他们深知,这项国策若能成功,数年后,大秦军队将拥有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足以横扫漠北的铁骑!
数月后,陇右,秦州牧场。
这里地处渭水上游,河谷宽阔,水草丰美,曾是前朝养马旧地,如今被重新启用,并大肆扩张,成为新朝重点建设的官营牧场之一。
牧场监正周骏,原是北府军一名因伤退役的骑兵校尉,对马匹极其熟悉,被张弼破格提拔至此。他正带着几名属吏和兽医博士,巡视着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
放眼望去,广袤的草场如同绿色的海洋,一直延伸到远山脚下。改良后的苜蓿草长势旺盛,一片葱郁。成千上万的马匹分散其间,或低头啃食青草,或追逐嬉戏,或悠闲踱步。牧人们骑着骏马,手持套杆,穿梭其间,照看马群。
“监正大人请看,”周骏指着远处一片被木栅栏单独围起来的区域,那里圈养的马匹明显更加高大神骏,皮毛油光水滑,肌肉线条流畅,脖颈高昂,带着一种天生的傲气,“那是刚从西域高价购回的十匹大宛种马和五匹伊犁种马。性子烈得很,刚来时差点踢伤了我们的牧人。”
一位兽医博士补充道:“已精心调养数月,逐渐适应了此地水土。眼下正是春季,已挑选了三百匹最健壮的本地母马,开始与之配种。只是这种马金贵,需精细照料,饲料都是加了鸡蛋和豆料的精粮。”
周骏点头:“值!再金贵也值!看看它们那肩高、那胸廓、那蹄腕!一旦与本地马杂交成功,产出的小马驹,必定兼具耐力和速度、体型与适应性!”他的眼中充满了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战场上纵横驰骋的铁甲洪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