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下令把所有船缆都斩断,将船推到急流中,船只都顺流东下。
各路军队都很震惊,询问原因。
皇上说:“成就大事的人不会贪图小利,这里离太平很近,舍弃这里不攻取,还想做什么?”
于是各军都听从命令。
接着下令让军中将士吃饭。
吃完饭后,就率领众人从观渡向太平桥进发,直逼城下。
元朝平章完者不花、万户万钧、达鲁花赤普里罕忽里紧闭城门坚守,皇上指挥士兵猛攻,于是攻克了太平。
完者不花和佥事张旭等人弃城逃跑,(明军)抓获了他们的万户纳哈出,太平路总管靳义从东门出去投水而死。
皇上听说后说:“他是义士啊!”
于是备办棺材将他入殓安葬。
老儒李习、陶安等人率领当地父老出城迎接皇上。
陶安见到皇上的容貌,对李习等人说:“这人有龙凤般的仪表气质,不是普通人,我们如今有主了。”
皇上从采石出发时,先让李善长写了约束士兵的榜文,进城后就张贴出来。
攻克城池后,士兵们想抢掠,看到榜文贴在大街上,都惊愕不敢行动。
有一个士兵违反命令,立即被斩首示众,城中秩序井然。
富民陈迪献上金银布帛,朱元璋马上把这些分给众将士。
丁巳日,皇上召见陶安、李习,和他们谈论时事,陶安趁机进言说:“如今天下大乱,豪杰们相互争夺,攻城屠邑,互相称雄,但他们的志向都在美女财物上,只为一时痛快,没有拨乱反正、拯救百姓、安定天下的心思。”
明公率领大军渡江,英明神武且不滥杀,人心悦服,这样顺应天意、符合民心,讨伐不义之人,天下不难平定。
皇上说:“您的话很有道理。”
我想夺取金陵,您认为怎么样?
陶安说:“金陵是古代帝王的都城,地势如龙盘虎踞,有长江天险作为屏障,要是夺取并占据它,凭借这里的优越地势,出兵控制四方,那么向哪里进军不能取胜呢?”
他的话符合皇上的心意,因此皇上对他礼遇优厚,很多事情都和他商议。
改太平路为太平府,任命李习为知府,设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
各位将领尊奉朱元璋为大元帅。
皇上任命李善长为帅府都事,潘庭坚为帅府教授,汪广洋为帅府令史,让陶安参与幕府事务,命令众将领分别防守各个城门,修筑城墙、疏通护城河,以加强防守。
辛酉日,元朝右丞阿鲁灰、副枢绊住马、中丞蛮子海牙等人用大船封锁采石江面,阻断姑孰口,断绝我军退路。
方山寨民兵元帅陈野先率领数万人前来攻城,攻势很猛。
皇上在城上按兵不动,观察到敌军没有奇谋,就派遣徐达、邓愈、汤和领兵到姑孰东面迎战,又命令其他将领暗中率军从小路绕到敌军后方。
徐达等人转战到城北,忽然有两条龙出现在阵地上空的云端,敌军正抬头惊愕观看,我军趁机前后夹击,陈野先腹背受敌,大败,于是被擒。
皇上赦免了他,没杀他,和他交谈。
陈野先性格狡诈,对皇上说:“让我活着有什么用?”
皇上说:“天下大乱,豪杰纷纷起兵,假借名义、占据城邑的人不计其数,然而胜利了就有人归附,失败了就归附别人。”
你既然以豪杰自居,必定能认清形势,难道不知道让你活下来的原因吗?
陈野先说:“既然这样,是想让我的军队投降吗?”
皇上说:“是的。”
陈野先说:“这很容易,那军队的将校都是我的亲友故旧,我去告诉他们,他们就会来。”
于是写信招降他们。
第二天,众人都投降了。
阿鲁灰、蛮子海牙等人见陈野先战败,不敢再进攻,率领军队退回峪溪口驻扎。
甲子日,徐达攻克溧水州。
秋季七月甲申日初一。
壬辰日,发兵攻打集庆路,把陈野先留在太平。
命令元帅张天佑率领各路军队以及陈野先的旧部前往。
军队到达集庆,攻打集庆,没能攻克就返回了。
八月初一,甲寅日。
庚申日,又商议派兵攻打集庆。起初,陈野先写信招降他的部众,本以为他们未必会听从,表面上写着招降的话,暗地里其实是想激怒他们,没想到他的部众竟然很快就投降了。
陈野先自己觉得失策,心里常常不安。
等到听说再次出兵攻打集庆,私下对他的部众说:“你们攻打集庆,不要奋力作战,等我能逃回去,就会和元军联合。”
有人把他的阴谋报告给皇上,皇上说:“我早就知道他不真诚,但杀了他,恐怕会失去豪杰之心。”
于是召见陈野先说:“人各有想法,见识不同,跟随元军还是跟随我,随你选择,不会强迫你。”
陈野先发誓说:“如果我背弃您的再生之恩,就让神灵一同诛杀我。”
于是放他回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白话明太祖实录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白话明太祖实录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