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午年(4063年)八月初一庚戌日,拓展建康城。当初,建康旧城西北控制着大江,东边到白下门,城外距离钟山很远,而旧的宫城在城中,是利用元朝南台改建的,地势较低且狭窄。
皇上于是命令刘基等人占卜选址,确定在钟山南面建造新宫,位置在旧城东边白下门外约二里处,因此增建新城,东北延伸到钟山山脚,连绵环绕共五十多里,规模雄壮,完全占据了山川胜景。
为讨伐张士诚,祭祀长江之神说:“神灵秉承上天命令,主宰长江,洞察万物而无私,代天执行命令。我出生在濠梁,本是普通百姓。从前因兵变加入军队,后来成为军队统帅。多年来,军民日益增多,疆土不断开拓,于是确立王位,建国号为吴。在江南建立功业,开拓疆土,消灭强暴势力,抚恤士兵、养育百姓,废除贪污弊政,至今已有十二年。如今姑苏张士诚在东南边境,屡次挑衅。听说自古以来,百姓想安定,圣明君主会实现统一;百姓遭苦难,是因为称霸者众多。我与张士诚,不能对百姓横征暴敛,不能并立于世求自身荣耀,必须决出胜负以安抚百姓。然而事物分合取决于上天,行事却在于人。那些深潭高山、淤浅河湖,是人力一时无法改变的。现在我要率领水军,从毗陵境内迂回开辟道路进入太湖,与张氏决战,恳请神灵明鉴。”
辛亥日,任命中书左相国徐达为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二十万军队讨伐张士诚。
皇上亲临戟门,召集将官,告诫他们:“古代能在天地间建立大功的人,必定顺应时势实现志向。像伊尹辅佐商汤伐桀、吕望辅佐武王灭商,都恰逢时机,且志向在于天下百姓。天下大乱以来,豪杰四起割据一方,自称名号者数不胜数。江南割据势力中,西边有陈友谅,东边有张士诚,都占地千里、拥兵数十万。我夹在两人之间与他们对抗十多年,看他们所作所为,哪里是为百姓谋福祉?不过是贪图富贵、聚众抢掠罢了。陈友谅已败亡,只剩张士诚占据浙西,北连两淮,仗着势力多次侵犯我方疆土。依赖各位将领连年征讨,已夺取两淮之地。如今只剩浙西、姑苏等郡未攻克,所以命你们讨伐。你们要告诫士兵,不得肆意掳掠、胡乱杀戮、挖掘坟墓、毁坏房舍。听说张士诚母亲葬在姑苏城外,千万不可毁坏其墓。你们不要忘记我的话。各位将帅要团结和睦,不可纵容手下欺凌士兵。将领要想立功,必须善于抚恤士兵。大致而言,战胜敌人要以成功为目标,树立德行要以广施恩泽为追求,你们要努力。”众将领都拜两次接受命令。于是制定军中纪律,每人发一份。
不久皇上驾临西苑,又召见徐达、常遇春说:“如今大军出征,若张士诚全城归降,不劳我军,我必定保全他们。若开战,城破之时要保全其将士、安抚百姓,不妄杀戮,有可用之才要及时选用。”
徐达等人受命即将出发时,皇上问将领:“你们此次出征,先攻打哪里?”常遇春回答:“驱逐枭鸟要捣毁巢穴,驱赶老鼠要熏其洞穴。这次应直捣姑苏,姑苏攻破后,其余各郡可不费力气拿下。”皇上说:“不对。张士诚出身盐贩,与张天骐、潘原明等都是强横之徒,相互勾结如手足。若张士诚陷入绝境,张天骐等人怕一同覆灭,必会全力救援。如今不先分散其势力就急攻姑苏,若张天骐从湖州出兵、潘原明从杭州出兵,援兵四合,就难以取胜了。不如先攻湖州,使其疲于奔命,削弱其羽翼后再移兵姑苏,必定能攻取。”常遇春仍坚持原议,皇上变色道:“攻湖州失利,我自己承担责任;若先攻姑苏失利,我绝不饶恕你。”常遇春不敢再说话。
皇上屏退左右,对徐达、常遇春说:“我想派熊天瑞随你们出征,让他实施反间计。熊天瑞投降并非本意,心中常有不满。刚才的计谋,要告诫将领们不让熊天瑞知道,只说要直捣姑苏。他若知道,必定叛投张氏并泄露消息,这样就中了我的计。”
壬子日,命令博士许存仁进讲经史。许存仁讲解《尚书·洪范》篇,讲到休征、咎征的应验时,皇上说:“天道微妙难知,人事感应却容易显现。天人道理相通,必定同类相应。考察往昔,君主若修养德行,日月五星就会正常运行,风雨适时,灾害不生;若不修养德行,日月星辰运行失常,旱涝不均,异常现象接连出现,感应如回声般迅速。箕子把这些告诉武王,作为君主的鉴戒。如今应体会此理,下修人事、上合天道。不仅君主应努力,臣子也应修身反省辅佐君主。君臣上下都修养德行,才是感通上天的根本。”
癸酉日,大将军徐达等率领各路军队从龙江出发。
辛酉日,军队到达大湖。
己巳日,常遇春在湖州港口击败张士诚军队,擒获其将领尹义、陈旺,于是驻军洞庭山。皇上得知后高兴地说:“必定能取胜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白话明太祖实录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白话明太祖实录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