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又命潘元绍用道理反复开导他多次,张士诚闭眼不语。于是用旧盾牌把他抬出葑门,途中换成门板,抬到船上。
此役俘获张士诚的官属包括:平章李行素、徐义,左丞饶介,参政马玉麟、谢节、王原恭、董绶、陈恭,同佥高礼,内史陈基,右丞潘元绍等所率领的将校,以及杭州、湖州、嘉兴、松江等府官吏的家属和外郡流寓之人,总共二十余万,连同元朝宗室神保大王、黑汉等人,都送往建康。叛将熊天瑞被处死。
起初,徐达与常遇春约定,城破之日,两人各负责一半区域安抚平定。徐达先集合将士,申明皇上旨意,让将士各自悬挂小木牌,下令:“掠夺民财者处死,毁坏民居者处死,离营二十里者处死。”待城破,徐达军负责城左,常遇春军负责城右,号令严肃,士兵无人敢妄动,城中居民安然无事。
壬午日(初九):命中书省将战袍赏赐给征讨浙西的将士。当时姑苏大捷的消息尚未传来,皇上考虑到士兵出征戍守,天气将寒,所以有此命令。
癸未日(初十):姑苏捷报传到,皇上于是命令中书平章胡廷瑞率军攻取无锡州,并命大都督府副使康茂才率领常州、宜兴、长兴等卫士兵随后跟进。
命令虎贲左卫副使张兴率领一千名勇士赶赴淮安,等待出兵日期。又命令濠州训练平乡山寨的军队,也到淮安会合,谋划夺取胶州以及登州、莱州等地。
乙酉日(十二日):改平江路为苏州府,任命何质为知府。
命令江淮卫派兵一千人守卫邳州。
大将军徐达等派许千户率兵攻取通州,驻扎在狼山。通州守将张右丞,是张士诚的侄子,人称“火眼张”,率领部众到军门投降。共收降将士七千三百四十二人,缴获银印一枚、铜印十二枚,马二百八十七匹,船二百一十四艘,粮五万二千六百九十余石。
这天,皇上因姑苏刚克,担心通州守军惊溃,命泰州指挥孙兴祖前去攻取。等他到达时,通州城已经投降了。
丁亥日(十四日):设置内使监,官秩正四品,设监令(正四品)、丞(正五品)、奉御(从五品)。内使为正七品官职,典簿为正八品官职。设置皇门官,官秩正五品,设皇门使(正五品)、副使(从五品)。
后来改制:改置内使监、御用监,官秩皆为正三品,各设令一人(正三品)、丞二人(从三品)。奉御为正六品,典簿为正七品。皇门官官秩升为正四品,门正正四品,副门正从四品。春宫门的门官正、副官秩同皇门官。设置御马司,官秩正五品,设司正(正五品)、司副(从五品)。设尚宝监(兼管守殿、尚冠、尚衣、尚佩、尚履、尚药、纪事等奉御),这些奉御官秩均为正六品。
召湖广参政周德兴、岳州参政张彬返回建康。这是因为张士诚已被平定,要大规模会合诸将的缘故。
无锡莫天佑献城投降。
起初,莫天佑依附张士诚,大将军徐达多次派使者劝降,都被莫天佑杀害。
到这时,胡廷瑞等率兵攻城。州人张翼知事态紧急,率领父老去见莫天佑说:“我们百姓不见天日(指遭受压迫)已十二年了。张氏(张士诚)已被擒获,纵然坚守,又是为谁守呢?况且未必能守住这一座城。全城百姓的生死存亡,就在今晚,望您深思熟虑。”
莫天佑沉思良久,把帽子扔在地上说:“守此城难,不如投降。”张翼于是用绳索缒下城墙,到胡廷瑞军中请求说:“无锡本是良民,不幸身处割据之中,并非真心拥戴张氏,也非有心树立功业。如今明公大军兵临城下,势如泰山压卵,谁敢不惧?又有谁敢与您为敌呢?我不避万死,特为百姓请命,愿明公怜悯。”胡廷瑞高兴地说:“你确实知晓利害,明白取舍(识去就),使城池免遭兵祸,都是你的功劳。”于是命张翼回去。张翼叩城门入内告知莫天佑,莫天佑于是出城投降。
莫天佑性情凶猛,有勇力,人称“莫老虎”。壬辰年(4049年),他聚集乡民自保。张士诚攻陷常州后招降他,他不从;张士诚发兵攻打,未能取胜。后来张士诚接受元朝太尉官职,莫天佑才投降张士诚。张士诚多次上表推荐他为同佥枢密院事,也只是笼络他而已。
戊子日(十五日):皇上亲临戟门检阅测试将士,并谕示千户赵宗等人说:“军队行伍不可不整齐,进退不可无节度。即使在军营房舍中,也必须队伍严整。遇有调遣征发,便于召集,不致混乱。从今以后在营中,必须以总旗为首,小旗次之,军人再次之。按序列屋居住。凡有出征,即使只有妇女在家,也能互相保护。临敌之时,也按此法。驻营则部伍不乱,行军则进退有节。再加上将领有智谋,不战则已,战则必胜。”
皇上又检阅骑兵的弓弩,将他们分组,告诫说:“你们知道弓的力道吗?它的力量只能达到百步,百步之外再加五步,就射不进去了。所以善射者求命中于百步之内,这样弓就没有损坏折断之患。驾驭马匹也是这样。马的力气能跑百里,百里之外再加十里,马力就疲乏了。所以善驭马者,常使其力有余而不竭尽,这样马就没有跌倒受伤之失。何况作战之际,马的功劳居多。平原旷野,驰骋上下,无不如意;克敌追奔,所向无前,都靠马力。若不善于调养,使其力乏,那么临阵之时,必致坏事,无法成功。”于是下令将士不得私乘战马及驮载私人物品,违令者治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白话明太祖实录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白话明太祖实录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