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丑日(十六日):朱亮祖驻军新昌,派指挥严德攻关岭山寨,将其平定。
大将军徐达派人将张士诚押送至建康。张士诚在船中闭目不食。到龙江时,僵卧不肯起身。被抬到中书省。丞相李善长问他话,他不回答。不久张士诚出言不逊,李善长怒骂。皇上本想保全张士诚性命,但张士诚最终还是自缢而死。皇上赐棺将其安葬。
张士诚小字九四,是泰州白驹场亭民,以驾船贩盐为业。少年时很有力气,但行为不端。他贩盐给富家,富家常欺侮他,有时不付盐钱。弓兵丘义屡次使他受辱。张士诚愤恨,欲报仇。
至正癸巳年(4050年)正月,张士诚与其弟士义、士德、士信,联结壮士李伯升等十八人,杀死丘义及仇视的富家,焚其房屋,火势蔓延烧毁很多民房。他害怕获罪,便进入邻近盐场,招集青年,谋划起兵。行至丁溪,大姓刘子仁聚众抵抗,士义中箭身亡。张士诚更加愤怒,与之决战,刘子仁兵败逃入海中。张士诚乘胜攻泰州,聚众万余,攻克兴化,在德胜湖结寨。
四月,元朝派待制孙?、乌马儿以万户官职告身(委任状)招降他,张士诚不接受。
五月,攻破高邮,入据之。
甲午年(4051年)正月初一,自称诚王,国号大周,改元天佑。
元朝又命丞相脱脱领兵讨伐,久攻不下。恰逢元顺帝听信谗言解除脱脱兵权,将他贬到淮安。张士诚乘机出兵猛攻,元兵大败。
乙未年(4052年),淮东饥荒。张士诚留兵守高邮,由通州渡江,入福山港,攻陷常熟。
丙申年(4053年)二月,入据平江路(苏州),改为隆平府。建立枢密院,设置百官机构。统领军队,以心腹将领徐义、徐志坚统领亲军,李伯升掌管军事,幕僚韩谦、钱辅、黄参军等负责谋划。大家合力,于是南侵江浙至绍兴,北逾江淮抵徐州,直至济宁的金沟。向元朝表示归顺(纳款),使用元朝年号(奉正朔)。元顺帝不得已,拜他为太尉。张士诚虽假借元朝名号爵位,实际不听其命令。设立参军府及江浙、淮南二行省。
甲辰年(4061年), 张士诚(在甲辰年)擅自称吴王,派张士信将元朝江浙行省丞相达识帖睦迩强行迁到嘉兴,并用毒酒将其杀害。此后便放肆地独断专行,擅自任命官员和授予爵位,其制度规格都僭越了本分(比拟皇帝)。
当时,浙西地区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储备积聚非常富足。但张士诚兄弟骄奢淫逸,懈怠政事,又不善于判断决断,权力被手下的文官窃取。
然而张士诚为人迟钝稳重且沉默寡言,想通过优待士人来博取好名声。有士人前来投奔,他不同贤愚,总是给予丰厚的馈赠,车马、房舍无不充足提供。那些贪图利益的士人大多前往归附他。
等到张士信掌权后,疏远并离间旧将,夺取他们的兵权,因此上下离心,互相猜疑,将士不肯听命。
凡是出兵派遣将领时,应当出征的人有的就卧床不起,索要官职爵位、肥美的田地和豪宅,(张士诚)就优厚地赏赐他们。这些人刚被起用任职,到了军中就带着歌姬舞女,每天与游谈之士聚会,饮酒宴乐,赌博下棋。等到打了败仗、丢失土地回来,张士诚也不过问,有时还会再次任命为将领。他的威权无法树立,大致如此。
这就是他失败的原因。他死时年仅四十七岁。
他的弟弟中,张士德最为优秀,被俘处死后,张士诚的势力就日渐衰落了。张士信愚昧狂妄,不识大体,人们都很嘲笑他。
张士诚有两个儿子,都还年幼。城将破时,其妻刘氏将白银交给乳母,让她背着两个孩子逃往民间,后来不知下落。张士诚的母亲曹氏,也颇有智谋权术。张士诚称王后,尊她为太妃,死后葬在姑苏南门外。
朝廷军队(王师)前来讨伐时,皇上(朱元璋)预先告诫将士不要挖掘她的坟墓。吴地百姓感激皇上的仁德,无不欣喜。
当初,在张士诚手下掌权的,如黄参军、蔡参军、叶参军等人,都是迂阔(拘泥守旧,不切实际)的书生,不懂得治国的大计。吴中(苏州一带)有童谣唱道:“黄、蔡、叶,(在张士诚耳边)把持权柄,一夜西风来,统统被吹干(失势垮台)。”到这时终于失败,果然如童谣所说。
张士诚死后,皇上对群臣说:“张士诚,我本想保全他的性命,但他为人刚愎(固执任性)且无见识。在天命决定(政权)得失的时候,岂能用武力强争?我当初平定建康(南京)时,大家各自守卫疆土,我本无意攻伐他。是他引诱我的将士,自己挑起战端。战斗连年,终被我擒获。假使他能早日醒悟,对外睦邻,对内安民,岂能轻易被攻破?他却骄奢淫逸,不顾民生艰难,手下又无忠臣良谋,最终因诡诈权术而败亡。他死了,我甚为怜悯。”群臣都叩头回答说:“上天降生圣明睿智的君主,统一天下。张士诚即使能谨慎自保,守着这一隅之地,终究也成不了大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白话明太祖实录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白话明太祖实录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