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元年(4065年)春正月壬申初一,免除百官朝贺。命令礼官书写四代皇祖、皇考、皇妣的牌位。
甲戌日,皇上准备前往南郊祭祀,训诫百官执事说:“人用一颗心来面对上帝,稍有一点不真诚,怠惰之心就会趁机而入;瞬息之间不恭敬,私欲就会乘虚而入。触动天地,感动鬼神的,只有真诚与恭敬罢了。人们没有不因为天的高远,鬼神的幽冥而产生疏忽之心的。然而上天虽然高远,它监察人间却很近;鬼神虽然隐蔽,它们降临人间却很明显。如果能明白天道和人道的道理是相通的,那么我们内心的诚敬,就容不得有一丝疏忽了。现在正要举行大型祭祀,参与祭祀的百官执事人员,各自都应该谨慎行事。”
元朝莱阳守将世家宝,清点登记他的兵马数量,派遣佥院王世龙、都事唐宜等人到大将军徐达那里表示归降。
乙亥日,皇上在南郊祭祀天地,登皇帝位,钦定国号为大明,年号为洪武。皇帝穿着衮冕,提前祭告天地,在天坛第一层设昊天上帝的神位,位于东边,皇地只位于西边,都面向南方,各用一块玉、一匹帛、一头牛犊,笾、豆各十二个,簠、簋各两个。设置大明(日神)、夜明(月神)的神位在祭坛的第二层,星辰、社稷、太岁、岳镇(大山之神)、海渎(大海、大川之神)、山川、城隍的神位位于矮墙之内的东西两侧,各自用一头牛犊、一份币帛,笾和豆各十个,簠和簋各两个。祭祀的仪式包括迎神,焚烧柴火,献上玉帛,进献盛放祭品的器具、三次献酒,饮福酒、接受祭肉,撤去盛祭品的器具,送神、望祭山川之祭、祭地,各自施行两次拜礼,乐舞按照制度进行。祝文说:‘我们中国人民的君主,自宋朝灭亡以后,上天任命真人在沙漠中进入中国,成为天下的君主,他的子孙后代,已经有一百多年了。如今元朝的国运也走到了尽头,天下的土地和人民,被豪杰分割争夺,只有天帝赐给我贤能之人,做我的辅佐。于是平定了采石水寨的蛮子海牙、方山陆寨的陈野先、袁州的欧普祥、江州的陈友谅、潭州的王忠信、新淦的邓克明,龙泉的彭时中,荆州的姜珏、濠州的孙德崖、庐州的左君弼、安丰的刘福通,赣州的熊天瑞、永新的周安、萍乡的易华、平江的王世明、沅州的李胜、苏州的张士诚、庆元的方国珍、沂州的王宣、益都的老保等人,让军队停止作战,让百姓在田里休养生息。如今疆土方圆两万余里,各位大臣都说:“百姓没有君主,一定要推举您称帝。”臣不敢推辞。因此,我在今年正月初四,在钟山南面,设置坛场,完备礼仪,昭告上天和皇天后土,定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这些都已经记录在皇帝心中。请享用祭品。’
在此之前,从壬戌日以来,连续几天雨雪交加,直到正月初一早晨才放晴。过了三天视察祭祀用的牲畜时,阴云全都消散了,阳光明亮。等到举行典礼时,天空清朗,星辰明亮,众人都非常高兴。礼仪完成后,皇帝就在郊坛的南面登上皇位,配备好礼仪护卫与跟随的仪仗队,丞相带领众官员面向北行朝拜礼,高呼三次万岁。
祭礼结束后,皇帝率领太子和各位皇子捧着神主牌位前往太庙,追尊四代的祖父、祖母为皇帝、皇后,进献玉制的印玺、玉制的册书,册书上写道:孝顺的玄孙继位皇帝。元璋叩头再叩头,上言:尊敬祖先,是人的至情。祖父拥有天下,将天下传给子孙,子孙拥有天下,追尊祖父,这是古今通行的道理。我朱元璋遇到天下大乱,亲自披甲戴盔,指挥军队,平定四方,让百姓安定,疆土越来越广阔,这都是祖宗深仁厚德的结果。诸位大臣庶民推举尊奉元璋为皇帝,他的先世考妣还没有称号,现在恭敬地尊奉皇高祖考为玄皇帝,庙号德祖,皇高祖妣为玄皇后;尊奉皇曾祖考为恒皇帝,庙号懿祖,皇曾祖妣为恒皇后;尊奉皇祖考为裕皇帝,庙号熙祖,皇祖妣王氏为裕皇后;尊奉皇考为淳皇帝,庙号仁祖,皇妣陈氏为淳皇后。我恭敬地希望神明在天上鉴察我的孝心。每座宗庙祭祀所用的牲畜、祭品、祭器以及礼仪、乐舞都与郊坛相同,只是不用玉,也不用燔柴。
祭祀完毕退下后,皇帝回头对李善长说:“朕承蒙祖先辛勤积累的功业,庆幸能够由朕来继承,治理天下百姓。现在我遵循法典,尊崇先代帝王,怀着恭敬的心情,与神灵交流,仿佛闻到祭品香气而心生悲怆,好像看到了神灵一样。”李善长回答说:“陛下您的真诚孝顺感动上天,通达于阴阳两界。”皇上说:‘尊奉祖先要想着尽孝,祭祀神灵就如同神灵在面前一样,真诚恭敬没有间断,神灵才会有所依凭,如果有间断,就不是尊奉祖先想着尽孝的做法了。’于是命令太子先到社稷坛设立石制的神主。皇帝来到后,在两个坛之间设置座位,前往各神位前行礼,礼仪和宗庙祭祀的礼仪相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白话明太祖实录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白话明太祖实录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