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七年(4071年)八月初一甲午日,皇帝亲自在新庙祭祀历代帝王。
从伏羲到元世祖,总共十七位帝王设为五个祭室,每个祭室分别用一头牛、一只羊、一头猪,一个祝官,每个帝王的神位前用竹笾和木豆各十个,簠、簋、登、铏各一个,酒爵各三个,丝帛各一段,都是白色的。
一共在宫殿的西阶设置了五个酒樽,又在宫殿的东阶设置了三个酒樽。
在祭祀前两日,皇帝要进行斋戒,陪祀的执事官也要一起斋戒。
祭祀前两天,太常卿上奏请求派遣中书丞相省察祭牲。
第二天清晨,丞相穿常服视察祭祀用的牲畜。
到了特定的那一天,皇帝穿着衮服、戴着冕旒,进入相应的场所并就座。
典仪官唱迎神,协律郎举起指挥旗,演奏《雍和》之曲。
太常卿上奏说:“有关部门已经准备完毕,请开始祭祀。”
皇帝拜了两拜,陪同祭祀的官员也都拜了两拜。
典仪官唱礼道:“进献帛品。”于是开始进行初献之礼。
皇帝来到洗手的位置,把圭插入腰带,洗手洗脸,抽出圭,来到放酒樽的地方,执事人员各自用酒爵盛上泛齐,协律郎举起指挥用的旗帜,演奏保和之曲,表演武功之舞。
皇帝来到三皇神位前,跪下,将圭插入带间,放置祭帛、进献酒爵,一共三次。
读祝官拿起祝文,跪着读完,皇帝取出圭,俯伏,起身,恢复平常站立的姿势。
接着,皇帝前往五帝神位前祭祀。
到三皇神位前,接着到汉高祖、光武帝、隋文帝神位前,再到唐太宗、宋太祖神位前,再到元世祖神位前,都和前面的仪式相同。
回到原位,再次下拜。
典仪官唱‘亚献礼’,协律郎举起指挥用的麾旗,演奏《中和之曲》,表演《文德之舞》。
各室执事分别按照爵位接受酒,然后将酒放在神位前,皇帝再次拜祭。
典仪官高唱行终献礼,协律郎举起麾旗,奏响肃和之曲,表演文德之舞。
仪同三司担任亚献。
典仪官高唱‘饮福酒,接受祭肉’。
皇帝来到饮福位,跪下,把圭插入腰带,执事人员跪着进献酒爵,皇帝接过酒爵,饮下福酒,把爵交还给执事人员,执事人员跪着进献祭肉,皇帝接受祭肉,把它交给左右的人,抽出圭,俯身伏地,起身,回到原位。
只有在位的官员行再拜之礼。
典仪官高声唱彻豆,协律郎举起指挥用的旗帜,演奏《凝和》之曲。
执事官各自到神位前撤下笾豆。
典仪官高唱送神,协律郎举起指挥用的旗帜,演奏《寿和》这首曲子。
皇帝再次下拜,在位的官员也都再次下拜。
典仪官高唱,读祝官捧着祝版,掌祭官捧着币帛、祭品,各自前往瘗埋的地方。
唱望瘗,协律郎举起麾旗,演奏《豫和之曲》。
皇帝前往望瘗位,将土填满土坑的一半。
祭祀完毕,祭祀的祝文对三皇说:“只有太昊伏羲氏画出了八卦,用来彰明自然规律,创造文字来开启人类文明。只有炎帝神农氏制造了耒耜来教导百姓耕种,品尝了各种草药来治病救人。只有皇帝轩辕氏,制作房屋和衣服时取法《易》中的卦象,创立音律、历法和官制来宣扬政治。他们都是承继天命登上皇位,通晓万物之理,成就天下之务,对百姓和后世有着极大功劳的人啊。我朱元璋凭借微薄的德行,承蒙上天保佑、民众襄助,君临天下,继承中国帝王的正统。我追念三位圣人去世已经很久了,他们的神灵在天上,永远存在,崇敬报答的礼节,不可以不周全。因此在京城开始新建庙宇,排列圣像,以及历代开国帝王的像,每年在春秋两季的第二个月进行祭祀,永远作为固定的制度。现在在刚刚举行奠祭礼的时候,恭敬地捧着牺牲、甜酒和众多祭品来祭祀,恭敬地希望您向上享受五帝的祭祀。”
祝文对五帝说:“金天氏帝君,五行中的金德顺应时运,凭借凤鸟来设置官职,道德承继三皇,是五帝中的首位。只有帝高阳氏,深沉宁静而有谋略,明晓事理,以洁净虔诚的态度祭祀,治理教化万民。只有帝喾高辛氏,聪明而有远见,明智而能洞察细微,仁慈而有威望,施惠而有诚信,天下都臣服于他。只有帝尧陶唐氏,他的德行广大深远,圣明英武,有文德,秉持中正之道,传承人心,道统从此彰显。只有帝有虞氏舜帝,他的高尚品德已经传扬开来,他以端正恭谨的态度治理国家,世间达到太平和谐,演奏起《凤仪》之乐,这都是他的大德泽被百姓,伟大功绩昭显于后世的结果啊。朱元璋凭借微薄的德行,承蒙上天保佑、众人辅助,统治天下,继承中国帝王的正统地位。俯伏思虑各位先圣离世已经很久远了,他们的神灵在天上,千秋万代永远存在,崇敬报答先圣的礼仪,大多没有施行,所以在祭祀方面有所缺失。因此在京城新建庙宇,排列供奉圣像和历代开国帝王的神位,每年春秋仲月举行祭祀,永远成为常规的典礼。现在祭祀刚刚开始,恭敬地献上牺牲、美酒和各种祭品进行祭祀,恳切地希望神灵明察。敬请享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白话明太祖实录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白话明太祖实录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