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亚纳海沟的玄色“岩石”内部,老苟的虚拟界面上,林墨的三维模型始终处于高亮状态。在锁定这位“苟道同道”后,系统的监测精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级别——从日常出行到饮食作息,林墨的每一个细微行为都被量子探测波捕捉、解析,而一次看似普通的外卖取餐经历,更是让老苟对他的谨慎指数做出了突破性上调。
“监测到林墨发起外卖订单!启动重点行为解析!”
虚拟界面上,时间戳定格在上午10点整。按照蓝星人类的用餐习惯,午餐时间普遍在11:30-13:00之间,而林墨选择在这个时间点下单,本身就透着与众不同的谨慎。
“订单信息解析:餐品:清炒时蔬+杂粮饭(无辛辣、无油腻,符合‘健康低风险’饮食原则);配送地址:小区南门快递柜旁(非家门口,避免暴露精准居住位置);备注:‘提前送达可放在快递柜旁货架,超时10分钟自动取消,无需电话联系’;支付方式:匿名虚拟支付(隐藏真实支付信息)!”
老苟的解析模块快速拆解订单细节,每一项备注都精准对应着“风险规避”——不暴露家门位置,是怕外卖员记住地址引发后续骚扰;超时10分钟取消订单,是怕食品变质或骑手因超时产生负面情绪;拒绝电话联系,是怕个人号码泄露。
“推演:林墨下单时间逻辑!当前10:00下单,预计送达时间11:00-11:30!提前1小时下单,预留充足缓冲时间,避免因商家出餐慢、骑手配送延误导致超时!符合‘冗余风险控制’原则!谨慎指数+2!”
订单提交后,林墨的行为并未停留在等待中。他起身走到玄关,打开专门存放“应急物品”的柜子,开始有条不紊地整理出门装备——这一幕让老苟的探测波瞬间聚焦,虚拟界面的解析速度同步加快。
“装备解析1:基础防护套装!纯棉口罩(N95级别,防病毒/灰尘/飞沫)、一次性手套(医用级,避免直接接触外卖包装)、鸭舌帽(遮挡面部特征,避免被监控清晰拍到)!用途:全方位隔离取餐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接触污染、信息泄露)!谨慎指数+3!”
“装备解析2:应急物品包!折叠雨伞(晴雨两用,防突发降雨/烈日暴晒)、小瓶防晒霜(SPF50+,防紫外线伤害)、创可贴(2片,防取餐途中意外划伤)、消毒湿巾(独立包装,用于擦拭外卖包装)、迷你手电筒(防小区角落光线不足)!用途:覆盖取餐途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做到有备无患!谨慎指数+3!”
老苟的核心程序对这套装备组合惊叹不已。取一份外卖而已,林墨的准备堪比系统界低阶修士外出执行低危任务——没有任何侥幸心理,而是将“可能遇到的风险”全部纳入预案,这种极致的未雨绸缪,正是“苟道”的核心精髓。
“时间监测:10:30!林墨携带装备出门,前往小区南门快递柜!距离预计送达时间还有30分钟!”
这一行为彻底超出了普通人类的认知,也让老苟的虚拟界面弹出了“高风险规避”的标签。按照蓝星外卖的常规逻辑,用户通常会在骑手接近时才出门,或直接等待骑手上门,而林墨选择提前30分钟出发,前往取餐点等待,背后的逻辑被系统精准推演:
“推演1:提前到达的核心目的!避免因‘骑手提前送达’导致外卖长时间暴露在室外(怕被污染/误拿),同时避免因‘自己迟到’让骑手等待产生不满!双向规避冲突与风险!”
“推演2:等待地点选择!快递柜旁的遮阳棚下(有遮挡,防日晒雨淋),且处于小区监控摄像头覆盖范围(怕遇到可疑人员,便于后续追溯),同时远离人群密集区域(防疫情传播/是非纠纷)!”
“推演3:时间冗余设计!提前30分钟到达,预留15分钟机动时间应对突发状况(如小区门口堵车、找不到取餐点),确保在预计送达时间窗口内完成取餐!”
林墨到达取餐点后,并未随意走动,而是选择了遮阳棚下最靠近监控且视野开阔的位置站立——后背贴紧棚柱(避免被人从背后偷袭),目光能同时观察到小区入口和快递柜(监控骑手动向和周围环境),双手将装备包抱在胸前(保护个人物品)。这一系列站姿细节,被老苟的探测波完整捕捉,解析为“防御性等待姿态”。
“行为解析:林墨开启‘多任务监控模式’!左手持手机,实时查看外卖配送轨迹(每隔3分钟刷新一次);右手不时擦拭额头(关注自身状态);目光每10秒扫视一次周围环境(排查潜在危险)!”
虚拟界面上,配送轨迹显示骑手已取餐,正朝着小区方向驶来。此时距离预计送达时间还有15分钟,林墨的身体微微前倾,进入了“准备取餐”状态,但警惕性丝毫未减——他特意将口罩和帽子调整到更严密的状态,手套也提前戴好,消毒湿巾被捏在手中,随时准备使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苟道慎行:系统带我捡漏诸天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苟道慎行:系统带我捡漏诸天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