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忽然生出一个念头:或许,他可以试试。
不是以研究者的身份去考证,而是以这具身体的主人,以叶法善的身份,去触碰这个世界真实存在的“道”。
接下来的几日,叶法善一边调养身体,一边疯狂吸收着脑中的记忆,同时借着研读《太平经》的机会,向李涵打听观中的日常。清霄观坐落在括苍山深处,规模不大,除了师父智玄子,便只有四五个弟子。每日的功课除了诵经,便是洒扫、砍柴、采药,偶尔会有山下村民来求符水治病,那是弟子们唯一能接触到“法术”应用的机会。
“前几日山下张猎户的儿子被蛇咬了,师父画了道‘驱毒符’,烧在酒里给他灌下去,没多久肿就消了。”李涵说起这些,满脸崇拜,“师父说,这便是‘道法自然’,符只是引,真正起作用的是天地正气。”
叶法善默默记下。他知道,唐代道教的符箓科仪,强调“画符者,心必诚,气必运,手必稳”,并非简单的迷信,而是一套融合了心理学、医药学和仪式感的复杂体系。只是在这个世界,这些体系似乎真的能调动某种超乎寻常的力量。
第七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叶法善便按捺不住,悄悄起身。他记得观中库房里存放着一些备用的黄麻纸和朱砂,那是上次为山下村民做“平安符”剩下的。
库房在三清殿侧后方,门是简陋的木栓。叶法善轻手轻脚地推门进去,一股淡淡的纸墨香混杂着灰尘的味道扑面而来。借着从窗棂透进来的微光,他果然在角落里找到了一叠黄麻纸,旁边还有一小盒朱砂和几支狼毫笔。
他深吸一口气,学着记忆中师父的样子,先找了块干净的石板,用清水净手,又对着库房角落里供奉的老君像,默默行了三礼。
“净天地神咒……”他低声念诵起来,声音虽轻,却一字一顿,带着一种莫名的郑重,“天地自然,秽气分散。洞中玄虚,晃朗太元。八方威神,使我自然。灵宝符命,普告九天。乾罗达那,洞罡太玄。斩妖缚邪,度人万千。中山神咒,元始玉文。持诵一遍,却病延年。按行五岳,八海知闻。魔王束首,侍卫我轩。凶秽消散,道炁长存。″
咒语念罢,他拿起狼毫笔,蘸了点清水,又取了少许朱砂调和。指尖触碰到冰凉的笔杆,心中竟有些紧张。
他要画的,不是什么复杂的符咒,只是一道最简单的“静心符”。在《太平经》的记载中,这道符能安神定志,正适合此刻的他。
铺开黄麻纸,叶法善凝神静气,试图回忆师父画符时的手势。脑中的记忆碎片开始拼凑——笔要悬腕,起笔需藏锋,运笔要如行云流水,最后收尾时要微微一顿,仿佛要将全身力气灌注其中。
他屏住呼吸,手腕轻动,朱砂在纸上缓缓划过。一道简单的符纹渐渐成型,像是一个扭曲的“心”字,旁边环绕着三道弧线。
画完最后一笔,他长长舒了口气,只觉得额头微微见汗。
看着纸上那道略显稚嫩的符,叶法善心中有些忐忑。这符……真的有用吗?
就在这时,他忽然感觉丹田处升起一股微弱的暖意,顺着经脉缓缓流淌,原本因紧张而有些浮躁的心绪,竟真的平静下来。库房里的光线似乎也明亮了几分,空气中那股淡淡的灰尘味,仿佛都消散了些。
叶法善愣住了。
不是心理作用!这道符,真的起作用了!
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这双手还带着少年人的纤细,却刚刚画出了一道蕴含着神秘力量的符箓。
“原来……这就是道法。”他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明悟,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激动。
作为穿越者的迷茫与惶恐,在这一刻似乎消散了不少。或许,来到这个时代,成为叶法善,并不只是一场意外。
就在他沉浸在这种奇妙的感受中时,库房外忽然传来脚步声,伴随着智玄子沉稳的声音:“法善,你在此处?”
叶法善心中一惊,连忙将那道“静心符”收起,转身看向门口。
智玄子不知何时已站在门口,目光落在他手中的笔和纸上,眼神深邃,看不出喜怒。
“师父……”叶法善有些窘迫,不知该如何解释。
智玄子却没有责备,只是走进来,拿起他刚才用过的朱砂盒,淡淡道:“朱砂掺水太多,灵气不足。画符者,心为体,气为用,笔墨为器,三者缺一不可。你虽有此心,却不得其法。”
叶法善心中一动,恭敬地低下头:“请师父赐教。”
智玄子看了他一眼,忽然问道:“你可知,为何要学符箓?”
叶法善想了想,结合脑中的记忆和自己的理解,答道:“为驱邪治病,济世利人。”
智玄子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赞许:“不错。《太平经》有云:‘道者,天所行道也。道无所不能化,故能化恶为善,化乱为治。’符箓只是道之所用,若心不正,术再高亦是枉然。你既已醒转,明日起,随我学画基础符箓吧。”
叶法善心中一喜,连忙躬身行礼:“弟子遵命!”
阳光透过窗棂,照在库房的黄麻纸上,也照在少年叶法善的脸上,映出他眼中重新燃起的光芒。
他知道,自己的大唐玄真之路,从这一支符笔开始,正式启程了。而远处的长安,那座即将见证无数风云的帝都,以及更遥远的西域,那些潜藏的异教阴影,此刻虽还未进入他的视线,却已在历史的脉络中,悄然等待着与他的相遇。
喜欢叶法善:以道镇唐,力挫西域异教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叶法善:以道镇唐,力挫西域异教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