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混乱中,我想起星舰残骸里的另一段日志。那是初代信使记录的“声语者合唱事件”:当年回音谷遭遇能量风暴,共鸣水晶濒临破碎,各族赶来支援,却因唱腔不同而无法合力。最后,是声语者首领提议“各唱各的”——光族唱高亢的声部,影族唱低沉的和音,沙族用陶罐打节拍,机族的电子音负责填补空隙,反而形成了最强大的共振,保住了水晶。
“我们也可以‘各唱各的’!”我对着溶洞里的声语者大喊,同时调出那段日志的全息投影,“织网人从来没说过要‘唱得一样’,他们说的是‘一起唱’!”
大祭司立刻明白了。她指挥着年轻声语者分成三组:一组用收集罐里的“本音”唱原始旋律,一组加入雾栖族的回声技巧,一组试着混入机族的电子音(虽然生涩,却带着新奇的活力)。阿雾则用触须引导声音的流向,让不同的调子像溪流汇入江河般,涌向共鸣水晶。
奇迹发生在第三轮合唱时。当原始的颤音、雾栖族的回声、生涩的电子音碰撞在一起,共鸣水晶突然爆发出璀璨的光芒,表面的裂纹瞬间愈合。光芒顺着星尘网的脉络流淌,所过之处,正在播放“标准音乐”的星球突然切换了频道:琉璃族的翅膀拍出了久违的翅语节奏,暗语者的孩子重新唱起了《黑洞谣》,连机族的情感数据库里,那些被标记为“错误”的非标准情绪音轨,都开始自动播放。
委员会的星舰在强光中被迫撤离。光族代表临走前,通讯器里传来他困惑的声音:“这不可能……不符合标准的声音,怎么会有这么强的力量?”
溶洞里,年轻的声语者们互相看着,脸上带着既陌生又熟悉的喜悦。他们终于明白,那些被视为“缺陷”的颤音、拖腔,恰恰是回音谷赋予他们的独特印记,就像赤牙的焰苔饼必须有焦边,冰姬的冰晶总要带棱角,少了这些,就不是“声语者”了。
(五)
夕阳西下时,我们坐在回音谷的山顶,看着共鸣水晶的光芒与星尘河的水流交织成彩色的光带。大祭司将声波收集罐里的本音录入了星尘网的“非标准数据库”,标签上写着:“允许不一样的歌声,就像允许不一样的星辰。”
阿雾的触须上挂着片新的琉璃叶,是那个琉璃族小女孩托人送来的,叶书上用翅语写着:“我们开始教光族跳‘翅膀舞’了,他们学得很笨拙,却笑得很开心。”
我摸着口袋里的星核碎片仿制品——这是大祭司送的礼物,碎片里封存着一段声音:是初代声语者首领和冰姬的合唱,冰姬的调子依然清冽,首领的颤音依然绕梁,中间夹杂着赤牙被饼渣呛到的咳嗽声,乱得一塌糊涂,却比任何“标准乐段”都动人。
“你说,织网人当年是不是早就料到了?”阿雾望着星尘网的光带,触须轻轻晃动,“料到有一天,我们会忘了‘不一样’有多重要。”
我想起日志里的最后一句话:“织网不是为了把所有声音调成一个调,是为了让每个调都能被听到。”
星尘河的水流过回音谷,带着新的歌声奔向远方。这次的歌声里,有标准的旋律,更有无数不标准的颤音、回声、电子杂音,像无数颗独特的星辰,在宇宙的琴键上,敲出属于自己的音符。
而共鸣水晶的光芒,正随着这些声音,变得越来越亮。
喜欢宇宙秘籍之七碎片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宇宙秘籍之七碎片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