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外婆的到来,像给这个摇摇欲坠的小家庭注入了坚实的支柱。
肖正堂肩上的重担骤然减轻,让他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即将到来的征兵大事上。
1978年的秋季征兵,在巴县鱼洞镇,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临出院坝,文大路叫住了自己小女婿:“正堂,好好应对不要慌,哪怕当不成兵,以后跟到老汉儿(父亲的意思)一起去城里扛活儿(主要是做泥瓦工)也能把日子过起来!
还有不用担心家里钱票不够用,云仁接了两个大活儿一个是给电池厂加高围墙,一个是给江对面钢铁厂修一座大跨度备料车间,都是做包工,按进度给钱!”
“老汉谢谢!我会尽全力参加征兵的……”
“嗯去吧,家里大的小的不用担心,你也不用担心镇娃儿的奶粉,我有个徒弟他娃儿是山城奶粉厂管供销的!”文大路进一步让小女婿不要担心小婴儿的口粮问题。
他这小外孙可爱是可爱,也超级听话安静,就是奶量有些大,是一般娃儿的两个半。
他文大路这时候不站出来帮衬一下幺女儿家,这小女婿非得累出毛病来。
当然临过来的时候文家湾家里也开了个公开的家庭会议,还好两个儿子和儿媳妇都理解和支持当爹妈的心意和做法。
………………
那天清晨,肖正堂特意换上了一件洗得发白但整洁的蓝色中山装,这是他能找到的最体面的衣服。
他揣着大队党支部开具的介绍信——上面清楚写着他的成分(贫农)、文化程度(高中)、职务(计分员)以及一年党龄的政治面貌,还有他那本鲜红的高中毕业证书,步行来到了鱼洞镇人民武装部设立的征兵报名点。
报名点设在镇公社大院的一间平房里,外面已经排起了长队。
都是十里八乡赶来的年轻人,脸上混杂着紧张、兴奋和期盼。
空气里弥漫着汗水、尘土和一种难以言状的躁动。工作人员大声维持着秩序,声音沙哑而威严。
轮到肖正堂时,他深吸一口气,走上前,恭敬地递上材料。
负责登记的是镇武装部的一位干事,他仔细查看了介绍信和毕业证,抬头打量了一下肖正堂,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高中生,党员,还是计分员?条件不错嘛,肖正堂同志。”
“谢谢首长夸奖。”肖正堂挺直了腰板。
“家庭情况怎么样?听说你爱人才生了娃?”干事一边记录一边例行公事地问。
“是,家里岳父岳母过来帮忙照看着,没问题,我能克服!”肖正堂回答得毫不犹豫,语气坚定。
干事点点头,在表格上做了记号:“好,有这个决心就好。先去那边参加初步体检和面试。”
初步体检主要是量身高、体重、测视力、检查有无明显残疾或疾病。
肖正堂年轻力壮,各项指标都顺利通过。接下来的面试更像是一次快速的政治审查和动机考察。
“为什么想当兵?”
“响应国家号召,保卫祖国,也为建设四化贡献力量!”这是当时最标准也最真诚的回答。
“家里支持吗?”
“支持!全家都支持!”肖正堂眼前闪过妻子虚弱却支持的眼神,岳父岳母操劳的身影。
“去了部队怕不怕吃苦?”
“不怕!农村娃,啥苦都能吃!”
问答简洁有力,面试官在他的表格上打了勾。
初筛,肖正堂顺利通过,他拿到了一张盖着红印的“体检通知书”,被告知几天后到县里参加正式体检。
………………
县体检设在县人民医院,气氛比镇上严肃得多。
来自各公社的应征青年聚集在这里,接受更为全面和严格的检查。内科、外科、五官科、透视……项目繁多。
外科检查时,一群小伙子脱得只剩裤衩,在医生的指令下做各种动作,检查有无扁平足、静脉曲张、骨骼畸形、严重痔疮等。
医生手法专业而迅速,不时有青年因为某些隐蔽的缺陷而被遗憾地标记下来。
肖正堂常年劳动,身体结实匀称,顺利过关。
内科检查包括听心肺、测血压等。听到医生报出“心肺音正常,血压正常”时,他心里又踏实一分。视力检查他更是轻松,双眼都是标准的1.5。
最让人紧张的是透视(X光胸透),担心查出自己都不知道的肺部问题。当看到医生在他的表格上写下“肺脏未见异常”时,他才暗暗松了口气。
整个体检过程漫长而煎熬,每一关都像是过独木桥。
不时有相识的同乡垂头丧气地从检查室出来,意味着他们的军旅梦可能就此止步。
肖正堂凭借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年轻健康的体魄,一路绿灯。
………………
体检合格只是第一步,紧接着是更为关键的政治审查和家访。
几天后,公社武装部长和大队支书亲自来到了肖正堂家。
这是一次正式而严肃的谈话。部长和支书先是关切地询问了文云淑的身体恢复情况,看望了襁褓中的肖镇,对外公外婆的支持表示感谢。然后,谈话转入正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小鬼当家之1978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小鬼当家之1978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