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禹城的年味尚未完全散去,另一个更为盛大、带着独特宗教与民俗色彩的节日便已临近——上元长明灯会。泥瓶巷的街坊邻里间,谈论此事的声音也日渐多了起来。
“听说了吗?今年灯会,城主府出资,要在流云河上放万盏莲花灯!”
“慈恩寺的高僧也会主持法会,点长明主灯,祈愿今年风调雨顺呢!”
“到时候全城的人都去看热闹,可得早点去占个好位置……”
这些话语,如同涓涓细流,汇入江流的感知中。长明灯会……万盏灯火……他的“心”活跃起来。这不正是他渴求的、大量接触长明灯火的绝佳机会吗?不同于破庙中那孤零零的一盏,届时将是灯火的海洋,汇聚了成千上万凡人的祈愿与信念,其蕴含的“愿力之火”与纯粹的“光明之火”,或许能给他带来前所未有的洗礼。
他开始有计划地准备。首先,他需要确保在灯会那人山人海的环境中,蓑衣客的身份不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并能最大限度地接近灯火。
灯会的主要场地设在贯穿青禹城的流云河两岸,以及河面之上。最佳的观察和接触点,自然是靠近河岸,但又不能是人群最密集的观景台。他提前数日,趁着夜色,在流云河下游一段相对僻静、河岸树木茂密的区域,找到了一处隐蔽的所在——一株斜伸向河面的老柳树,树干粗大,枝叶即便在冬季也颇为浓密,足以遮蔽身形。
其次,他需要调整状态。接连月余的“凡火锻身”,虽然进步缓慢,却也让他的水体对火焰,尤其是对长明灯这种带有精神属性的火焰,产生了一丝微妙的亲和与耐受。他感觉自己的意识,在那微弱愿力的反复触动下,似乎也更加清明、凝聚了几分。
终于,上元之夜来临。
夜幕刚刚降临,青禹城便仿佛被点燃了。千家万户门前挂起了各式灯笼,将大街小巷照得亮如白昼。人流如潮水般向着流云河畔涌去,欢声笑语、叫卖声、丝竹声汇成一片,空气中弥漫着糖人、糕点和小吃的甜香,以及浓浓的烟火气。
江流依旧穿着那身破旧蓑衣,戴着斗笠,混在熙攘的人流中。他刻意收敛气息,步伐比平日更加沉稳缓慢,如同一个不善交际、只是随大流来看热闹的孤僻之人。无人留意这个沉默的蓑衣客。
来到预定的河段,他悄无声息地脱离主路,潜行至那株老柳树下,如同融入了阴影。攀上粗壮的枝干,透过枝叶的缝隙,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
流云河上,万千盏形态各异的莲花灯顺流而下,烛光摇曳,星星点点,铺满了整个河面,宛如一条流动的光之银河。河两岸,人头攒动,灯火辉煌,各式大型灯组璀璨夺目。而在上游远处,慈恩寺方向,一座数丈高的灯塔被点亮,那便是所谓的“长明主灯”,光芒柔和而稳定,仿佛能照亮人心。
更为重要的是,江流那经过凡火锻炼、对“火”异常敏锐的感知,此刻清晰地“捕捉”到了那弥漫在空气中的、无形的力量——那是万千灯火汇聚而成的光热洪流,更是无数凡人寄托在灯盏中的祈愿、祝福、思念、期盼……种种心念,与烛火的光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而磅礴的“愿力之火”场!
这种力量,远比他在破庙中感受到的微弱愿力强大千百倍,而且更加纯净、驳杂却又奇异地和谐。
“就是现在!”
江流不再犹豫。他在柳枝的遮蔽下,悄然褪去了部分蓑衣的遮蔽,将主体的水体暴露在空气中。他没有像之前那样主动去接触某一盏灯,而是彻底放开了自身的“防御”,如同一个虔诚的信徒,又像一块渴望甘霖的土地,开始全力、被动地“接纳”和“吸收”这片灯海所散发出的光、热以及那无形的愿力!
起初,是温暖。
无数烛火散发出的光和热,如同温暖的潮水,包裹着他的水体。这种热量远强于他平日里用的油灯灶火,但因为分散且源自凡火,并未达到地火那般暴烈,反而在他的承受范围之内。他感觉整个“身体”都暖洋洋的,仿佛浸泡在温泉中,水体内部的能量流转都加快了几分。
紧接着,是愿力的冲刷。
那无数纷繁复杂的心念,如同细微的电流,伴随着光热涌入他的意识。
有孩童对糖果和新衣的单纯渴望;有少女对美好姻缘的羞涩祈愿;有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有老人对健康长寿的虔诚祷告;有商贾对财源广进的炽热期盼……喜怒哀乐,贪嗔痴念,种种情绪,种种愿望,汇聚成一股庞杂无比的信息流,冲击着江流那相对纯粹的意识。
这感觉并不舒适,甚至有些混乱和窒息。就像突然被抛入了一个人声鼎沸的菜市场,各种声音强行灌入耳中。他的意识之“水”,被这些外来的念头搅动得波澜起伏。
但他坚持住了。他回想起破庙中那盏长明灯带来的凝练感,他意识到,这或许是一种淬炼!用这众生愿力,来淬炼他自己的意识,去芜存菁,让他的心神在纷扰中变得更加坚韧、纯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这滩水过于逆天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这滩水过于逆天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