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儿,过来让为娘瞧瞧,这一趟出征,定然不容易吧。”
她端庄优雅,气度非凡,不需珠翠点缀,不靠锦衣华服,只一身简朴衣裳,便自有一股令人仰望的贵气。她是当今皇后马氏,眼中满是心疼地望着面前的黑袍青年。
青年身着黑袍,眉宇间英气逼人,眼神明亮而深邃,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睿智。
他身上隐隐散发出一种沉稳而厚重的气息。
这气息如巍峨山岳,令人心生敬畏、胆怯、惶恐。
仿佛只需一眼,便能洞悉人心。
如一座历经千年风雨,依旧屹立不动的高山。
静静地矗立在那里,
不动如山,威不可测。
他便是当今大明洪武帝朱元璋的次子,
齐王朱涛。
与太子朱标乃一母所生的双生子,容貌七分相似。
是除太子之外,最受皇帝宠爱的皇子,
被世人称为“马上王爷”。
虽年纪尚轻,却战功卓着。平定山东、兖州、益都,为大明统一立下汗马功劳。就连蓝玉、徐达、汤和等开国名将,也对这位二殿下赞不绝口。
“娘。”
“为父皇分忧,是我身为儿子的本分。”
“谈不上什么辛苦。”
朱涛收起在外征战的锋芒,脸上露出温柔笑意。
此刻的他,不再是统领千军万马的齐王,
而只是眼前妇人的儿子。
没有皇后与王爷的身份,
只有母子之间最真挚的情感。
“都怨你父皇。”
“那么多义子,朝中人才济济,用谁不行,偏要让你去打山东。”
马皇后眼中闪过一丝责怪,旋即又满是骄傲地笑了:“其实我也明白你父皇的心思。有些事,还得自家骨肉来做。谁让你是我儿子呢?天生就是个将才,用自家人,总比倚重外戚强。”
大明唯一的双生子,
一文一武,
天生双龙。
当年朱元璋尚未称帝时,对两个儿子便一视同仁。
太子朱标主理朝政,性情宽厚,却手段果断,将来注定是一位明君。
齐王朱涛统兵在外,杀伐决断,性格刚毅,深受父皇喜爱。
二人皆为马皇后亲生,
一胎所出,
自幼聪慧懂事,
皆有出众才能。
也因此,立储一事让朱元璋曾无比头疼。
朝中文武,各有所属,分为两派,
一时之间,朝廷上下人心浮动,众人皆在观望。
这让朱元璋颇为不满。
但所幸,
兄弟情深,血脉相连。
二人始终兄友弟恭,互相礼让,毫无嫌隙。
朱涛为了让朱标稳固东宫之位,自愿领兵出征,平定边患,远离朝廷纷争!
对此。
朱元璋对这两个儿子,格外欣慰。
哪怕多年之后。
太祖驾崩。
大明江山也不会因此动摇。
“娘。”
“你放心,我不会跟大哥争那个位置。”
“若真想争,早就动手了。”
“你不必拐弯抹角试探。”
“我会全力支持大哥。”
朱涛撇了撇嘴,毫无拘束地对马皇后说道:“一家人,何必遮遮掩掩,说出去反倒惹人笑话。再说,大哥虽有手段,但心肠还是软了些。真到了难以决断的时候,我会替他做决定。我在军中威望不低,谁敢阻碍大哥,我定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这话,朱涛不是说说而已。
那些淮西出身的将领们。
谁不是被他整治得心服口服?
若真有人不识趣。
他这个齐王,可不会手下留情。
哪怕父皇朱元璋会犹豫。
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治军与治国。
他奉行同一个道理。
乱世初定。
万象待兴。
唯有铁腕才能立威,否则,皇位恐怕坐不稳当。
“娘知道你们兄弟情深。”
“娘就是想提醒你。”
“你们是亲兄弟,互相扶持,总没错。”
马皇后轻轻点了点朱涛的鼻尖,又温柔地摸了摸他的头,眼中满是慈爱:“你还记得你爹没成事那会儿吗?娘守着你和你大哥,日子虽苦,却是娘最安心的一段时光。”
就在这温情弥漫之际,有人打破了这份宁静。
“小兔崽子。”
“这些话关起门来说说可以,出了门就得收起来。”
“你这不是夸你大哥,是在损他。”
宫殿门口走进一人,身着龙袍,面容刚毅,带着几分威势,望向朱涛,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见了你爹,还不行礼!”
“我大哥就爱学你。”
“学了个不伦不类。”
“你不是说,关起门来是父子,出了门是君臣?”
“那你现在找我干啥?”
朱涛懒洋洋地靠在桌上,语气不善地回敬这位大明开国之君——朱元璋。
“我怎么养出你这样的儿子!”
朱元璋嘴上责备,脸上却带着笑,眼中更藏着疼惜:“瘦了,这次回来别走了,让你娘给你补补身子。”
“你怎么什么事都要管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第一孝子,却是锦衣卫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大明第一孝子,却是锦衣卫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