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小哲拼尽全力吐出的这两个字,宛如最终的审判,重重地砸在了林毅的心上。回家?哪个家?是那个隐匿于万米深海之下、名为“方舟”的地方吗?难道小哲与那里存在着某种超乎理解的联系?
“远航者”号的AI似乎也优先响应了这个突如其来的高优先级信号。全息投影上的航线瞬间刷新,目的地坐标从被诡异极光笼罩的“曙光”基地,骤然跳转至代表着地球最深邃黑暗的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区域!导航界面上,“方舟觉醒”的字样不停闪烁。
飞行器在北极风暴边缘猛地拉起,划出一道惊险的弧线,避开肆虐的能量乱流,转而向南加速!
剧烈的转向过载让林毅紧紧贴在座椅上。他望向小哲,孩子说完那两个字后,仿佛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再次陷入深度昏迷,但脸色似乎平和了许多,仿佛那个指令让他获得了某种安宁。
是信任孩子,还是信任“火种”预设的、却已确认被污染的“曙光”基地?
没时间多想了。AI已经执行了航线变更,飞行器正以惊人的速度脱离北极圈,朝着赤道方向疾驰。窗外,下方的云海飞速后退,星辰的位置悄然变换。
“解释‘方舟’信号的来源和优先级。”林毅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向AI发出指令。
“信号使用‘火种’最高加密协议,生物特征验证与初级共鸣器(船员小哲)高度匹配。”AI女声回应道,“数据库比对结果显示:‘方舟’计划,代号‘诺亚’,是‘火种’理事会的终极延续方案,旨在建造不受‘收割’周期影响的深海避难所及文明火种库。原状态为休眠。因未知原因被激活。新信号强度及完整性远超‘曙光’基地。”
终极延续方案?深海火种库?林毅回想起在通讯塔和哨所听到的只言片语,“方舟”计划不是失败了吗?难道只是转入了更深层的休眠?小哲的“共鸣”能力,或许就是唤醒它的关键?
如果“方舟”真的存在,或许那里有更安全的环境、更先进的医疗设备,能够彻底治愈小哲,甚至……找到阻止“格式化”的真正方法?
希望的火苗再次燃起,虽然依旧微弱,但指向了更深的未知。
飞行器进入平稳的高速巡航状态,将北极的混乱远远抛在身后。下方的大地逐渐显现出蜿蜒的海岸线,接着是浩瀚无垠、在月光下泛着粼粼波光的太平洋。
林毅不敢有丝毫松懈。“守望者”和“渡鸦”绝对不会轻易放过他们。他命令AI持续扫描周围空域,保持隐形模式(如果飞行器具备该功能的话),并密切监测小哲的生命体征。
他利用这段时间,更深入地查阅飞行器数据库里关于“方舟”和“基因锁”的信息。碎片化的资料逐渐拼凑出一幅更清晰的图景:
“方舟”并非一艘船,而是一个建在海沟热泉口附近、利用地热和深海压力驱动的巨型生态循环基地,理论上设计目标是可永久自持。其核心是一台名为“星核”的超级计算机,据说融合了部分“播种者”的遗留科技。
而“基因锁”的稳定程度,直接关系到“方舟”能否在“格式化”光束下幸存。因为“格式化”并非单纯的物理毁灭,更像是一种针对“生物信息场”和“星球意识”的抹除程序。如果“锁”彻底崩溃,即便躲在万米深海,意识也难逃湮灭。
“灯塔”的作用,就是通过放大像小哲这样的“共鸣器”发出的特殊频率,暂时“修复”或“稳定”“锁”的结构,为“方舟”或其他幸存者争取时间。
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死局,也是一条极其渺茫的生路。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倒计时在林毅脑海中如催命符般跳动:68:14:22。
突然,AI的警报声打破了舱内的寂静!
“警告!检测到高空高速目标接近!数量:三!识别信号:……‘守望者’空天猎杀单元!”
全息投影上,后方远方的天际,三个拖着等离子尾焰的细小光点正以恐怖的速度追来!它们的造型不像传统飞机,更加锐利,充满攻击性!
“他们竟然有轨道空降兵力?!”林毅大惊失色。看来“守望者”为了清除他们这些“变量”,动用了真正的底牌!
“最大速度!能甩掉它们吗?”林毅焦急地问道。
“本船设计侧重潜航与隐匿,大气层内绝对速度低于猎杀单元。预计将在抵达目标海域前被拦截。”AI冷静地分析着数据,投影上显示出双方速度曲线和预计拦截点。
“那就潜入海里!”林毅想起这艘船是“远航者”,或许具备海空两栖能力!
“确认。启动变形程序,准备深海模式。过程将产生剧烈震动,请确保安全。”
飞行器猛地向下俯冲,如捕食的鱼鹰般扎向蔚蓝的太平洋!高度急剧下降,舷窗外云雾飞速上掠,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的广阔海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在灰烬纪元求生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我在灰烬纪元求生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