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就说父母不能过于偏心吧,兄弟之间都离心离德了。”
“就是,咱们寻常人家也就争个吃喝,还是得一碗水端平。”
百姓们也纷纷感慨,十指有长短,谁家都有偏心的孩子,但不能太过了。看这皇帝偏得都有病了。
各朝代皇帝:“……”
他们知道有些皇帝很疯,很变态,但没想到这个康熙这么奇葩。
各朝代太子:一时不知该羡慕,还是该同情。
一废后的胤礽想到以前和汗阿玛相处的细节,凉了的心又暖了几分,汗阿玛是世界上唯一这么爱着他的人。
二废后的胤礽冷笑一声,无论是谁当这个太子,都会被汗阿玛猜忌打压的。
雍正朝的雍正笑笑算了,反正现在坐皇位的是他。
乾隆期的乾隆就不顺心了,转头问和珅,“弘皙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和珅点头应和,“放心吧,皇上,他翻不起什么风浪了。”
弘皙被乾隆皇帝削宗夺爵,逐出宗室,并被改名为“四十六”,就凭这个天幕,他也不可能再有机会登上皇位。
当然,更深层次的,和珅现在只敢想想,一点都不敢说。
刘彻啧啧两声,感觉很难评。
毕竟他爹为了他上位废了刘荣的太子之位,恨不得让他站得更高,打压什么的压根不存在。
朱元璋更是鄙视不已,一看发型和服饰就知道,蛮夷就是蛮夷,入主中原又如何,做事做人毫无章法,不成体统。
既立了太子,就该给他机会,学会培养势力,掌控人心,打压作甚,你当人人都是李世民吗?
他要真能有个李世民的儿子,让他当太上皇都行(bushi)。
而康熙朝的各个年龄段的胤礽,和他的各位兄弟们都沉默了,虽然……但是,这相当于丑闻了吧?
天幕说的话语也太直白了。
父子情深是这么说的吗?
【康熙把他培养得太完美了,以至于胤礽成长起来康熙自己都忌惮,因为他不想退休……
十八阿哥病逝,胤礽面无悲伤之色,就挨废……
“胤礽,生而克母。”
“朕即诛之。”
说真的,康熙两废胤礽的理由,都莫名让人觉得矛盾又想笑。
不是能力不行,而是名声太差。宠爱你时,全世界我老大,你老二;想废你时,你的出生就是原罪。
“我的皇太子是黄父给的,皇父要废就废,免了告天罢。”
保清:“今欲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
清宫剧都把太子改得好昏庸,就像是被吸了气运的主角,别人嘴里夸他以前如何如何优秀,结果现在变反派了。
二废二立,爱新觉罗胤礽还能有什么名声,不搞死他,胤禛怎么进步。
就是,不会有人真的觉得胤禛对太子有兄弟之情吧?
笑死,太子所有的兄弟齐心协力的推他去死好吧,胤禛从来都不是太子党。胤礽死了,他得位不正和太子三立的流言才能压下去。
麻宝这个太子真的完爆所有人,心态比他爹和一众兄弟都好。
一废打击那么大,势力几乎全被剪除,还能冷静布局谋求复立;
二立后,把九门提督、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八旗军统、太监总管全拉拢了;
二废圈了这么久,在重重监控下,还能弄出矾书案,让人推举他带兵打仗。要不是麻子暴毙,麻宝说不定还真能三立……
最后的京圈太子爷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二废前这实力,都不反,属实是对麻子真爱了,太孝顺了,你换个别的太子看看,分分钟玄武门!
保成的实力严重被低估抹黑了,历史上能够一次又一次从失败中拉起新队伍的有几个,很多人失败一次就再也起不来了。
我多喝两口酒,他说我疯了;我气闷起身,他说我狂疾未除……
谁懂啊,废了我还叫我看奏折,心烦不想干,就说我有病……
兄弟们哐哐结党要拉我下马,老爷子眼瞎看不见,我结党自保,他说我想谋逆……
关于胤礽的史料很少,但越是深入了解,你越明白他的优秀,后面两代君主都忌惮他的政治影响力。
楼上,算上康熙,三代人哇。
弘皙:谁懂啊,我跟叔叔堂弟吃个饭,他就说我谋反,给我改名四十六。
是有够离谱的,爹大权在握的时候不反,叔叔没坐稳皇位时不跟着其他叔叔反,非要等堂弟上位的时候再反,天降一口大黑锅。】
各朝代太子:牛哇兄弟,别人被废死路一条,你还能起来?
各朝代皇帝:后世的太子含金量这么高吗?
那个康熙人不怎么样,但真的会教儿子啊,真想问他要育儿秘籍。
如果他们的太子也能这么优秀,他们真的做梦都要笑醒了,为毛要废掉?
理由还这么离谱!
拿这种理由废太子,他到底懂不懂太子这个位子的含金量,还搞什么二废二立……
保清:“……”
又有我什么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天幕:保成二废三立,胤禛麻了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天幕:保成二废三立,胤禛麻了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