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衙大堂。
吕嬛端坐主位,身后立着关中四大猛将,左赵云,右张先,
这两位的出场,让吕嬛的汉中战略一目了然——可咸可甜,可杀可抚。
若要烧杀抢掠,张先经验丰富,遇到该死之人,吕嬛也不会心慈手软。
如果是安抚招降,赵云凭借俊秀脸庞,定然事半功倍。
谁让古代的官场是个看脸的世界。
更何况,手下长得帅,她这个当领导的也倍有面子。
因此,吕嬛只要分辨敌人该杀还是该留,其他的事情,让手下来办即可...
嗯...还漏了两位,一个是马云禄,她作为陇西地头蛇,肯定是要随军出征的,若是与马腾对阵,好歹能用来要挟一番,或许会有意外收获。
另一个则是女子当中的好战分子——董白。
见公堂兵将到齐,手持长矛弯刀,比之杀威棒更具威慑力,吕嬛便淡然问道:“城内死伤如何?报上来!”
县尉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上前来,恭恭敬敬地抱拳低头:
“禀...禀都督,城内守军衙役十不存一,百姓死伤过半,此刻...几乎家家带孝。若不是都督及时赶到,恐怕全城丁口都要惨遭屠戮。”
吕嬛对这种报告方式很不满意,她早已看惯了精确的数据报表,不是很适应这种模糊的统计用词。
然而此刻入乡随俗,只能站在汉代官员的角度稍微解读一番了...
所谓‘百姓死伤过半’,那就绝对过半了,甚至可能达到八成以上。
至于“守军十不存一”,便是全军覆没,因为这个瘸腿县尉,还是吕嬛从死人堆里扒出来的。
案上并无惊堂木,吕嬛只好抓起官印,重重拍下:
“带梁双!”
堂外军士跟着大声唱令:“带人犯梁双~~”
这种公堂审讯,便是吕嬛模仿古代县太爷的审案环境。
没办法,谁让包青天的形象深入人心,让吕嬛心驰不已。
只不过...与其盼望青天,不如自己来做青天。
身为军阀头子的她,已然有了足够的能力,来为他人撑起一片青天,但有些话从她嘴里说出来就变了味...
“大胆梁双!”吕嬛气呼呼地瞪着堂下囚犯:
“汉阳郡我军势在必得,西县百姓自然由我罩着,你叛乱归叛乱,为何屠城?”
“叛乱?都督说的哪里话?”梁双虽跪在地上,却抬头望天,态度很是不屑:“我本是天水人,在自家地界出入,何来叛乱之有?至于屠城...韩遂屠得,马腾屠得,就我屠不得?”
这番话,顿时让吕嬛的审案兴致大减。
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这厮家在天水,却将屠刀挥向同郡乡亲,实在混账至极,曹操都没这般干过。
她抓起官印一拍桌案,面露几分无趣:“既然认罪,拉去菜市明正典刑!”
“诺!”堂上军士闻声而动,一左一右叉起梁双的胳膊就拖了出去。
梁双傻眼。
这跟他想象中的不一样。
这个女都督...看到他如此威武雄壮,不该亲自下堂帮他解缚吗?
更何况他都装出视死如归的模样了,怎会一言不合就被拉出去?
还有这‘明正典刑’是啥意思?不会是砍头吧?
梁双不敢赌,赶忙大叫起来:“都督不可杀我!梁家乃是天水大族,凉州牧韦端都要敬我三分,你岂能如此待我?”
他见吕嬛不为所动,在被拖离公堂之后,便开口大骂:“贱人安敢如此,老子做鬼也要...呜呜呜...”
一只带血靴子堵住了他的嘴。
关中军士对这等色厉胆薄之人,早有准备,路过跛脚县尉时,特意把他的靴子取走,反正都他脚上缠满了绷带,已然用不上了,还不如贡献出来挡挡口臭...
吕嬛静坐堂上,听着声音远去。
她想了很久都想不通——梁双这厮为何要举兵叛乱?
忽然想到,身边就有一个西凉猛士,何不问问情况:“公安!”
张先走下堂去,抱拳道:“都督有何吩咐?”
吕嬛抬手摩挲着下巴:“我听说梁家颇有家资,人丁兴旺,乃是汉阳郡大族。梁习此人出生便富贵,为何举兵...叛自己的乱,又屠了同郡乡亲?”
按常理,梁家正困守冀县抵挡关中大军,梁双带兵南下,定然是为了搬救兵,或引为犄角与城内相互策应才是,怎会跑到西县杀人?
还杀得忘乎所以,就连吕嬛带队而至,他都毫无知觉。
张先回道:“天水梁氏与天水赵氏本就不对付,时常因为利益而争斗不休,若不是凉州牧韦端从中斡旋,早就刀兵相见了。梁双此番领兵攻破西城,想必是公报私仇,只因赵氏嫡子赵昂的家眷就住在此地。”
“至于屠城...”他分析了一番,直言道:“凉州兵打仗就是如此,败了拉不住,胜了也拉不住,不烧杀一番,定然不肯离去。屠城...或许不是梁习本意,他若不让士卒抢掠,只怕不久之后就有手下要造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第一坑爹闺女杀回来了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三国:第一坑爹闺女杀回来了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