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的武魂……是什么?”
苏清瑶清冷的声音在寂静的实验室中回荡,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惊异与探究。魂导灯的光芒稳定下来,不再闪烁,仿佛也被刚才水镜与未知武魂的共鸣所震慑。
王执事也紧紧盯着肖胜,他此刻才意识到,这个看似普通的“研究员”,恐怕藏着不小的秘密。能引动苏清瑶水镜产生那种异象的武魂,绝非寻常。
肖胜的心微微一沉。他最不愿暴露的,就是自身武魂的秘密。竹竿武魂的形态本就特殊,加之三次进化后内蕴的雷霆与深海特性,一旦深究,极易引人注目,与他“苟道发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他脸上适时地露出些许窘迫和为难,微微低头,避开了苏清瑶那过于锐利的目光,声音带着一丝刻意的含糊与避重就轻:“回苏研究员,在下的武魂……确实有些奇特,与寻常器武魂不同,更偏向于……感知与辅助。”他轻轻抬了抬手臂,袖口晃动,却并未让武魂显现,“它形态不甚雅观,于战斗无益,只是对水流、能量变化比较敏感,方才……或许是巧合,引起了您武魂的些许共鸣。”
他将之前的异象归结为“巧合”和“感知敏锐”,试图将关注点从武魂形态本身移开。
苏清瑶闻言,秀眉微蹙。她自然不信这只是简单的巧合。水镜武魂的共鸣极其罕见,通常只会在遇到同源、或是对水、镜相关法则有极深理解的存在时才会发生。但肖胜明显不愿多谈,她也不好强行逼问,只是将这个疑问深深埋入心底,看向肖胜的目光更加深邃了几分。
王执事见肖胜不肯亮出武魂,哼了一声,但注意力很快又回到了理论的争执上。肖胜那套“非线性理论”在他心中依旧是歪理邪说,尤其是对方连武魂都不愿展示,更显得心虚。
“即便你武魂特殊,感知敏锐,也无法证明你那套理论是正确的!”王执事挥了挥手,试图将话题拉回他熟悉的领域,语气带着权威被打挑战后的不悦,“魂导术发展至今,自有其铁律!明德堂总结的魂导术三大定律,是无数先贤智慧的结晶,是魂导器设计与制造的基石!岂是你三言两语就能推翻的?”
他挺直腰板,声音拔高,带着训诫的口吻:“尤其是第二条,能量传导稳定性定律!明确指出了能量在魂导回路中必须以稳定、线性的方式传导,才能保证魂导器的效能与安全!你那套顺应波动、追随所谓的‘势’的理论,完全违背了这一定律,根本就是无根之萍,空中楼阁!”
提到明德堂三大定律,王执事脸上恢复了自信与笃定,仿佛手握真理,居高临下地看着肖胜。
苏清瑶没有说话,她虽然因为刚才的异象对肖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作为一名严谨的研究者,她同样信奉经过验证的规律。她看向肖胜,想看看他如何应对这魂导界公认的基石理论。
肖胜心中暗叹,知道不拿出更实质的东西,无法打动这两位,尤其是这位明显地位更高的苏研究员。他目光扫过桌面,看到一支用来绘制魂导图纸的、笔尖闪烁着微弱魂力光芒的魂导笔。
他上前一步,拿起那支魂导笔。笔身微凉,触感细腻。他没有去看王执事,而是面向苏清瑶,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王执事,苏研究员。定律是前人经验的总结,固然重要,但并非不可逾越的金科玉律。定律的存在,是为了描述规律,服务实践,而非束缚思想,扼杀新的可能。”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魂力缓缓注入魂导笔。笔尖亮起柔和的淡蓝色光芒。他铺开一张新的纸张,手腕悬动,笔尖落下。
沙沙沙……
魂导笔划过纸面,发出轻柔而富有韵律的声响。他没有绘制复杂的图纸,而是写下了一连串简洁却透着玄奥的符号与公式——那是他基于自身对潮汐的感悟和对龟息功运转的理解,初步总结出的“潮汐能量波动模型”。其中,一个代表“波动系数”的希腊字母“ξ”被他用笔尖特意圈出,注入了稍多一丝的魂力,使其在纸上散发着格外醒目的淡蓝色光痕。
“您看,”肖胜指着那个被圈出的“ξ”,抬头看向苏清瑶,眼神清澈而专注,“传统的线性传导,相当于将这个‘波动系数’强制设为零,或者限制在一个极小的、可控的范围内。但这就像……就像试图用一根笔直的钢针去捕捉一条在水里灵活游动的鱼。”
他再次用上了钓鱼的比喻,这已然成为他阐释自身理论最本能也最有效的方式。
“钢针或许坚硬,但鱼儿不会傻到往针尖上撞。您强行约束、线性传导,相当于只想要鱼乖乖待在网中央,却忽略了它本身游动的轨迹与活力。而潮汐能量,就是那片海,就是那条活生生的、不断游动的‘鱼’。”他的笔尖在“ξ”周围轻轻点动,那淡蓝光痕随之荡漾,“这个波动系数,不是噪声,不是需要被剔除的杂质,它本身就是能量活性的体现,是‘鱼’游动的轨迹!魂导器要做的,不是用‘钢针’去刺,而是应该像一张柔韧的、富有弹性的‘网’,或者像一根感知敏锐的‘钓线’,去感知这种波动,顺应这种轨迹,甚至……引导和利用这种活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细竹竿武魂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开局细竹竿武魂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