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离城时,枝头的银杏还带着最后一抹金黄,风里虽有凉意,却还未刺骨。那时的他们,怀着未尽的心事,踏上了去往远方的路。而今归来,已是冬天。
春城的冬天,却与别处不同。北风并不似京城那般凛冽,阳光洒在青石街上,带着淡淡暖意。街旁的梅花尚未盛放,却已有零星的花苞在枝头悄悄酝酿,像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便会迎着寒风吐露芬芳。
马车缓缓驶入城门,车轮碾过青石板,发出清脆的声响。车厢里,沐熙裹着一袭浅米色狐裘,手中捧着一杯温热的姜茶,眉眼间带着旅途的倦意,却难掩归乡的喜悦。那杯姜茶的热气氤氲在她眼前,让她想起了熙和堂后院的小炉,以及沐颜总是念叨的那句——“姐姐,多喝水。”
萧墨尘坐在她身侧,黑色锦袍衬得他神色沉稳。他微微偏头,看她唇角的笑意,心中也生出一种安定——春城,终究是他们的家。
萧之菡掀开帘子一角,兴奋地看着熟悉的街景,“春城,本公主又回来了。”
沐熙顺着她的手望出去,街上依然热闹,各种小摊贩不少。不知道熙和堂怎么样呢?孩子们怎么样呢?京城局势危急都没有给他们联系,怕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沐熙想沐颜了,想熙和堂,想陈家村。马车先驶向武王府。
武王府的大门依旧威严,朱漆大门上铜环熠熠生辉,门前两座石狮昂首而立,气势不凡。守门的侍卫一见马车,立刻上前迎接,“世子爷回来了!”声音里透着几分激动。
萧墨尘淡淡颔首,牵着沐熙的手一同下车。萧之菡紧随其后,脸上满是笑意,她今日穿了一件鹅黄色的棉袄,衬得小脸像苹果一样红扑扑的。
穿过外院,冬日的阳光透过长廊的雕花窗棂,斑驳洒在地面上。庭院里,松柏依旧翠绿,偶尔有几片枯叶随风飘落,落在青石小径上,轻轻卷起,又落下。
正厅内,武王与王妃早已等候。武王一身深色蟒袍,鬓角虽有几缕银丝,却更显沉稳威严。王妃则穿着一袭绛紫色长裙,眉眼温婉,气质雍容。
“叔父,叔母我又回来了。”萧之菡看见武王和王妃连忙扑了上去。
“你又偷跑来的吗?”武王问。
“叔父,是父皇同意我来的,我要跟沐姐姐好好学习医术。”萧之菡俏皮的说“叔母,我要在武王府长住了,你不会嫌我吧。”
“怎么会嫌你了,你来了叔母很开心,不过你要乖乖听话。”王妃摸摸她的头。
“父王,母妃。”萧墨尘上前躬身行礼,声音沉稳有力。
“拜见王爷,王妃。”沐熙也上前行礼。
王妃笑着起身,拉过沐熙的手,细细端详,“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路上辛苦了,瘦了些。”她的手温暖而有力,带着长辈特有的关怀。
沐熙微笑道:“让王妃挂心了。只是路上风餐露宿,难免有些清减。”
武王的目光在三人身上一一扫过,最后落在萧墨尘身上,“这次这个事情办的很好。不愧是我的儿子。沐熙姑娘这次也出了大力,封了安和县主,不错不错。你们把这个事情具体给我们讲讲。”
萧墨尘便讲了在京城的经过,从盐矿到发现丞相府管家,再到平息叛乱,言语间沉稳有力,条理分明。武王听后,微微颔首,“嗯,做得好。”
王妃则吩咐下人备茶,又让人去厨房传膳,“路途劳顿,先吃些东西。”她转头看向沐熙,“这一路,墨尘有没有照顾好你?”
沐熙笑着点头,“世子爷待我很好。”
萧之菡在一旁插嘴,“堂哥对姐姐可好了,我都嫉妒了。”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武王的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王妃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席间,王妃不断给沐熙夹菜,嘘寒问暖。萧之菡则滔滔不绝地讲着路上的见闻——哪座城的城墙最高,哪条河的水最清,哪一家客栈的包子最好吃。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像冬日里的风铃,让人听了心生暖意。
饭后,王妃拉着沐熙去了内室,亲手为她披上一件新做的貂裘,“这是我让人照着你的身材做的,春城的冬天虽不冷,但早晚温差大,咱们是女子,要多注意保暖。”
沐熙心中一暖,“多谢王妃。”
辞别武王与王妃后,沐熙和萧墨尘一同前往熙和堂。
熙和堂门口依旧挂着那块黑漆金字的牌匾,在冬日阳光下熠熠生辉。门前的两株海棠虽然叶子早已落尽,但枝干依旧挺拔,像是在守护着这家药铺。
刚走到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热闹的声音——陈松正笑着招呼客人,“这药膏啊,是我们熙和堂的招牌,药效好得很!你们用了就知道。”
几个客人围在柜台前,有的在询问药膏用法,有的在试用。柜台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瓷罐,瓷罐上贴着标签,写着药膏的名称和功效。
萧墨尘与沐熙对视一眼,推门而入。
“沐姐姐回来了!”第一个发现的是陈松,他愣了一下,随即满脸惊喜地迎了上来,“哎呀,可算回来了!我们都盼星星盼月亮地盼着你们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逃荒路上我带妹妹活下来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逃荒路上我带妹妹活下来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