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庄的清晨,本该是鸡鸣犬吠、炊烟袅袅的一日之始。
可这一日,村头祠堂前却围满了人,个个面色凝重,交头接耳,声音压得极低。
“听说昨夜里有人把信放在门房前,字写得吓人……”
“你别瞎说,那是大逆不道的东西!要掉脑袋的!”
“我听张婶说,那信上写着‘公主当归’四个字……你说这要是真事,咱们林家庄还能安生?”
风声鹤唳,人心惶惶。
春织立在祠堂门前石阶之上,一袭素色布裙,发间无饰,眉眼平静,目光却坚定如铁。
她手中捏着那封信,纸张轻薄,却仿佛千斤重负。
身后是霍砚与赵三娘等一众信得过的乡邻,他们神色各异,有的焦虑,有的愤怒,还有的隐隐透出一丝惧意。
“大家静一静。”春织开口,声音不大,却穿透了人群的喧闹。
众人纷纷望来,原本低声议论的声音渐渐平息。
她抬手将信展开,一字一句地念出:“公主当归,皇位待承。”
话音落下,祠堂前鸦雀无声。
春织缓缓收起信纸,举至半空,从袖中取出火折子,轻轻一点,火苗瞬间窜起,将那张纸吞噬。
灰烬随风飘散,落在青石板上。
“我是林家的女儿,不是什么公主。”她的语气平稳却不容置疑,“这封信,不过是一群宵小之徒的阴谋罢了。你们若信我林春织,便知我不会害林家庄。”
人群中有人动容,有人低头沉思。
“这些年,我们林家庄靠的是勤勉、诚信和乡亲们的互助,才一步步走到今天。我们种田、做菜、开灶办宴,从没有做过对不起天理良心的事。如今一封匿名信,就想让我们自乱阵脚?让大家背井离乡?”
她扫视众人,目光一一掠过那些熟悉的面孔。
“我不怕死,更不怕被人算计。但我知道,若我们自己先慌了神,敌人就真的赢了。”
她说完,轻轻放下手中的火灰,向众人一礼。
“今日,我在此承诺:若因我一人之事牵连全村,我愿以命抵罪。但若有人妄图借此挑拨我林家庄与乡亲邻里之情谊,我林春织绝不轻饶。”
祠堂前一片寂静,随后,人群中爆发出一声响亮的喝彩——是老木匠王叔。
“好!说得痛快!春织姑娘是我们林家庄的主心骨,谁敢欺负她,就是欺负我们全村人!”
紧接着,此起彼伏的应和声响起。
“没错!我们信春织!”
“林家庄的日子越来越好,谁想破坏,我们不答应!”
气氛终于由恐慌转为坚定,春织心头一松,面上依旧镇定自若。
而祠堂外,霍砚静静站在树下,望着那一抹纤细却坚毅的身影,眼神里闪过一抹心疼与骄傲。
他转身低声吩咐赵三娘:“去查,务必查出送信之人是谁,还有……查清楚,这附近有没有陌生人出入。”
赵三娘点头,悄然离去。
霍砚则径直往山寨方向而去。
他知道,这场风波绝非偶然,背后必然有人推动。
而他,必须为春织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
与此同时,族长林宗仁也连夜召集了周边村落的士绅议事。
祠堂内灯火通明,十几位年长者围坐案前,神情肃穆。
林宗仁起身拱手,朗声道:“今有流言蜚语扰我林家庄安宁,虽未见官府动静,然此事非同小可。若我林家庄出事,整个青溪村也将受牵连。诸位父老,我们须得一致对外,共御外敌。”
一番话说得众人频频点头。
“林族长说得对!我们几个村一向同气连枝,若有贼人作祟,岂能坐视不理?”
“不错,不如我们几家立誓结盟,互通消息,以防万一。”
林宗仁微微一笑,心中已有底气。
他知道,仅凭林家庄之力难以抵挡风暴,唯有联合乡邻,方能稳住大局。
夜深人静时,春织回到林家小院,坐在灯下翻阅账册,指尖划过一页页数字,思绪却早已飘远。
那封送往京城的信,就像一颗种子,埋进了风雨欲来的土地中。
而她所能做的,便是守好这片家园,等待它生根发芽。
门外传来脚步声,是霍砚回来了。
他站在门口,一身夜行的寒气还未散尽,目光却温柔。
“你太累了。”他轻声道。
春织抬头看他,笑了笑:“不累,只是……有些事,我得早点准备。”
霍砚走进来,在她对面坐下。
“你在想什么?”
春织沉默片刻,缓缓道:“我在想,或许,我该找些旧友聊聊了。”
霍砚皱眉:“你是说……京里的那些人?”
她点头,
“有些事,我一个人扛不住。可如果,我能找到愿意帮我一起扛的人呢?”
窗外月色如水,风轻云淡,似乎一切风平浪静。
可她心里明白,真正的风暴,才刚刚拉开序幕。
夜风轻拂青溪村,林家小院烛火未熄。
春织坐在案前,手中握着一封密信,字迹工整,墨色沉稳——这是她亲自写给昔日御膳房老厨娘苏婆婆的亲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寒门巧妇理家记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寒门巧妇理家记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