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半个时辰后,皇后宫中的汪隆和青檀也来了。
两人一个是昭阳宫大监并内侍省寺人,是皇后身边可佩刀护卫的内侍首领。
一个是尚宫局的司簿司掌簿,掌管宫人名籍。
在宫人之中,身份都不低。
郭妡并没去凑热闹,宫里的事,少凑热闹才活得久。
但架不住爱凑热闹的不少,下午,整个掖庭宫就传遍了。
后庭四位良家子进宫七年不得面圣,又遭掖庭宫人苛待,不堪忍受,相约上吊自尽。
跟前八名侍婢也跟着主子一起去了。
这一下,给奚官局攒了个大活儿,给掖庭令也整了个大麻烦。
难怪这般火急火燎。
只是她们当真是自尽的?
那些婢女又当真这般忠心为主?
就因这么荒唐的理由,全都陪着主子一起死?
拿生命抗议的事,有。
但集体忽然用生命抗议,疑点重重。
郭妡两撇英挺的眉,微微沉着。
夜间去昭阳宫,见皇帝在皇后宫中,捧着那叠名录陷入沉思,郭妡灵光一现。
不着痕迹瞥一眼皇后。
皇后眼中带着淡淡的心痛,摇头道:“此事虽说是掖庭令疏忽失职所致,但归根究底,陛下也不是全无责任。”
“如何能怪到朕?”
皇帝一听就十分不悦,握着名录的手骤然收拢。
皇后道:“这些良家子都是花儿似的年纪选进宫侍奉陛下,可陛下却为专宠贵妃,而废除嫔妃轮侍的祖制,致使她们七年未见天颜,平白蹉跎青春时光,最终以死明志,这难道不是陛下的不是?”
大弘在丰宁朝之前,后宫嫔妃以月圆月缺为信号,轮流侍寝。
七位皇帝,一百多年间,这个制度曾停了数回,但最终又一直被重新启用。
个中原因不一而论。
唯独丰宁朝皇帝沈临尤其痴情,仅丰宁一朝就废除此制三次,最后一次更是已经持续了六年。
本就只能零星得一些雨露之恩的嫔妃,都常年不得面圣。
更别说那些还没拿到名分的良家子。
只是为此闹出人命,皇帝也没想到。
本朝倒没有嫔妃宫人不能自戕的规矩,但这般集体自戕,与逼宫无异。
皇帝本想大发雷霆整治一番。
被皇后这么一数落,不禁有些偃旗息鼓之意。
皇后则趁热打铁,“何况如今陛下还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子嗣未免太少了一些,哪怕就是顺应天命,也该为赵王多留些如宁王、信王一般得用的手足,才能确保大弘国祚永续啊!”
不得不说,皇后说话当真是很富有艺术感。
皇帝听得前头,眼都亮了,仿佛被世人不看好的他,骤然得到肯定。
听到后头,又皱起了眉,“梓童也认为,赵王当立?”
皇后似乎愣了下,挑着一边长眉,古怪地看了眼皇帝。
随后洒脱道:“上天这般说,不立他立谁?难不成,妾身如今这年岁,陛下还想博个嫡长子出来?”
“梓童比朕小两岁呢。”
皇帝不赞同,像是把他也说老了一般。
皇后呵呵一笑,依旧那般洒脱。
“男子与女子不同,第一任燕国公卫鹤章八十得子,天下皆赞宝刀未老,至今还是燕国公府的荣耀之一。而多少女子四十产子,就被耻笑做老蚌怀珠。妾身如今可四十有三了。再说,妾身如今就是豁出这张老脸,生个嫡长子出来,也来不及了。”
皇帝道:“什么来不及?”
“妾身若有嫡子,无论年纪大小,朝臣都要望风而动,那二十多年前的党争戏码将再次上演。陛下是明君,自然知道国本不稳则社稷不定,主少而国疑等等道理。所以如今陛下有长子,当顺应天意立长,哪怕妾身有亲子。”
皇后说话间,面容严肃起来。
这般大义凛然的话,说得皇帝显见的愣住。
随后,他审视的目光落在皇后身上。
似乎成婚二十几年,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妻子。
“但为了大弘的江山社稷,妾身不能生,其他嫔妃和良家子倒可以,毕竟她们的孩子再贵也贵不过赵王去,孩子们年岁小,也没有与赵王争权夺利的能力。等他们长成,就可以帮助新帝戍卫大弘疆土,又能断绝宫外关于天家刻薄寡恩,苛待众多良家子的流言,岂不两全其美?”
皇后一句接一句的劝着。
皇帝跟着她的思维想一想,也觉得有道理。
大弘朝七帝,六个子嗣不丰。
以至于,近几代皇帝对边疆的控制力,一代比一代弱。
可若在他当政时,多生出些皇子,分封边境,这情况必定能扭转。
世人都道,他这皇帝做得无功无过,那多生孩子不就是他对列祖列宗的功绩吗?
也是证明他还宝刀未老,还不需要立储分权的绝佳途径!
他疼大的楷儿,太沉不住气了。
这天下到底还是他的。
即便承袭所谓天命,也再历练历练吧。
皇帝心底微微一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种田女登权力巅,谢谢诸位不做人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种田女登权力巅,谢谢诸位不做人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