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黄昏,碾过最后一段夯土官道,巍峨的陇西郡城墙垣终于清晰地矗立在眼前,城头汉军旌旗招展,兵戈森然。
验过符牌公文,众人顺利入城。
街道还算宽阔,胡汉杂处,行人面色大多带着警惕。
董越引着车队在略显拥挤的街道上穿行,最终停在城西一处高门大宅前。
宅邸门楼虽不奢华,却也厚实,门前两尊石狮,黑漆大门上碗口大的铜钉锃亮,门楣上悬一匾额,上书两大字:“董府”。
门房通传过后,一名管家模样的中年男子迎出,对董越恭敬行礼:“越公子,您来了!老太爷已在厅中等候。”
董越跳下马,将缰绳扔给亲卫,笑着说道:“兄长,华先生,到了。这就是我叔父在陇西的宅子,也是我四叔公养老的清静地。咱们快进去吧,莫让老人家久等。”
董卓之父董君雅,早年经商发了家,后又出资捐过一个小官,但自从几个儿子相继出息、尤其是董卓在军中混的风生水起之后,他便退居此地,静享清福。
一行人随着管家步入府门。
董家尚武,宅内布局开阔,并无太多精巧园林,反而更像一处功能齐全的军事堡垒的缩影,演武场、马厩、兵器架随处可见。
穿过两道回廊,来到正厅,厅内燃着炭盆,温暖如春,主位之上,一位老者正端坐品茗。
老者须发皆白,面色却红润,身形并未因年迈而佝偻,反而坐得笔直。
他只着一件深色的锦袍,眉宇间有股经年累月沉淀下来的精明,让人不敢小觑。
董越抢前几步,行跪拜礼,语气带着亲昵:“侄孙董越,拜见四叔公!您老身子骨还是这般硬朗!”
董君雅放下茶盏,脸上露出笑容,声音洪亮:“是越小子来了。起来吧。仲颖前日信使已至,知你等将至。这两位,想必便是华旉先生与董昭军侯了吧?”
黄昭与华哥儿不敢怠慢,上前一步,依礼参见:
“晚辈董昭,拜见董公。”
“晚辈华旉,拜见董公。”
“不必多礼,快快请坐。”董君雅抬手虚扶,目光在两人脸上停留片刻,微笑颔首。
“二位前番在祖地奋力驱除邪祟,救老母于危厄,此恩此德,老朽感念不尽,请受老朽一礼。”
华哥儿赶忙上前搀住:“医者本分,董公万莫如此。”
“仲颖能得二位英才相辅,实乃天幸。军侯既自称董姓,那便是一家人,年轻有为,胆识过人,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
“董公谬赞,主公厚爱,昭愧不敢当。全赖主公神武,将士用命,昭唯尽本分而已。”
此番二位不辞劳远,为仲颖分忧,欲为皇甫将军诊治,实乃朝廷之幸,亦为要务。今夜便在府中好生歇息,明日一早,老夫便遣人往将军府投帖,为二位引荐!”
二人恭声应下。随后,由管家与董越引路,前往厢房安顿。
次日清晨,用罢早饭,董君雅便亲自领着黄昭与华哥儿,乘着马车,前往位于城东的将军府。
将军府邸气象森严,甲士环列。
递上名帖,言明是平羌校尉董卓举荐的医者前来为老将军诊治,门房不敢怠慢,很快便有管事模样的人出来,将三人引入府内。
穿过几重庭院,来到一处僻静院落,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药味。
一位身着素雅深衣、头戴珠翠、年约四十余岁的妇人迎了出来。
“董公亲自前来,妾身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妇人声音温和,她先向董君雅微微一福,目光随即落在华哥儿与黄昭身上,带着一丝期盼。“这二位,想必便是董校尉举荐的神医了?”
董君雅拱手还礼,“夫人客气了,正是。这位是华旉华先生,医术精湛。这位是董昭,亦通晓些玄理祛邪之法。仲颖心系老将军安危,特请他二人前来,或可略尽绵力。”
“有劳董校尉如此挂念,妾身代夫君先行谢过。”皇甫夫人眼中掠过一丝慰藉。
“董校尉是夫君最为倚重的臂膀,他极力举荐的人,定非寻常。二位先生,快请随妾身入内。”
一行人穿过回廊,刚到院门,一个略显倨傲苍老的声音便从里面传来:
“夫人,又是何人前来?将军之疾乃邪祟深入,非比寻常,元气大伤,最忌反复惊扰。老夫以秘传参术之法固本培元,方才稳住一丝生机,若再让些不明底细之人妄加诊视,乱了气机,如何是好!”
话音未落,一位身着绸衫、须发灰白、面色红润的老者手持一柄玉骨拂尘,踱步而出,恰好挡在院门处。
他目光扫过华哥儿与黄昭,见二人一个年轻文弱,一个虽挺拔却似武人多于医者,脸上轻蔑之色毫不掩饰。
皇甫夫人连忙斡旋,语气带着敬重:“姜老先生,您辛苦了。这两位是董卓校尉荐来的医者,华先生与董先生。”
她又转向黄昭二人介绍道:“这位是姜岷姜老先生,乃我陇西杏林泰斗,德高望重。这些时日,全赖姜老先生妙手回春,竭力为夫君调理稳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江湖记:开局抱紧了华佗大腿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三国江湖记:开局抱紧了华佗大腿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