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深井涌泉解旱忧,民心凝聚感善举
仲夏的太阳像个火球,烤得大地发烫。村西荒山上的药材地里,原本绿油油的蒲公英叶子蔫了大半,黄芪的茎秆也失去了往日的挺拔,耷拉着脑袋。李大叔蹲在地里,用手扒开干裂的泥土,眉头拧成了疙瘩:“这都半个月没下雨了,再这么旱下去,咱们的药材就全毁了!”
旁边的张婶也急得眼圈发红,她种的半亩金银花刚长出花苞,要是缺水枯死,不仅半年的辛苦白费,连给儿子交学费的钱都没了着落:“婉清姑娘,这可怎么办啊?咱们总不能眼看着药材干死吧?”
苏婉清站在地头,看着成片缺水的药材,心里比谁都急。之前修好了“致富路”,解决了运输问题,可灌溉跟不上,再好的药材也长不好。她抬头望了望远处的小河,距离太远,引水过来不仅费时费力,还得挖渠道,短期内根本行不通。
“大家别急,我有办法。”苏婉清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咱们打口井吧!在荒山脚下打口深井,肯定能打出水来,再装个水车,抽水灌溉方便得很。打井的钱我来出,大家不用操心。”
“打井?”里正惊讶地看着她,“婉清姑娘,打井可不是小数目,一口深井得两百两银子,还得请专业的工匠,你……”
“钱不是问题。”苏婉清打断他,“药坊盈利够花,能为大家解决难题,比什么都重要。我这就去县城联系工匠,争取尽快开工。”
当天下午,苏婉清就和萧墨尘去了县城。萧墨尘认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井匠,姓周,打井几十年,在周边县镇很有名气。周老匠听说他们是为村民打井灌溉药材,当即就答应下来,还特意把工期提前,带着三个徒弟第二天一早就来了小镇。
井位选在荒山脚下的低洼处,这里靠近地下水源,打出水的概率最大。周老匠用罗盘定好位置,又用铁锹挖了个小坑,观察土壤湿度,确定无误后,才让徒弟们架起钻井的木架。
村民们听说要打井,纷纷赶来帮忙。年轻的小伙子们帮着搬运木材、搭建井架;中年妇女们则在家做好饭菜,送到工地;李大叔主动承担了“后勤”,每天早早去县城拉饮用水,保证工匠们用水方便;就连之前总爱偷懒的刘二,也跟着一起挖泥土,干劲十足。
钻井的过程比想象中更艰难。地表的土层还算好挖,可挖到五丈深后,就遇到了坚硬的岩石,钻杆撞在石头上,发出“砰砰”的响声,震得人手臂发麻。周老匠亲自上阵,调整钻杆角度,一点点往下钻,汗水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淌,浸湿了后背的衣衫。
苏婉清每天都来工地查看进度,还特意用灵泉稀释水熬了凉茶,给工匠们和村民们解暑。萧墨尘则帮着周老匠打下手,递工具、测深度,偶尔还会和他探讨钻井技巧,两人聊得十分投机。
第七天下午,当钻杆挖到二十丈深时,突然传来“咕咚”一声,紧接着,清澈的泉水顺着钻杆缝隙冒了出来,溅在泥土上,沁出一圈湿痕。“出水了!出水了!”周老匠的徒弟兴奋地大喊起来,声音里满是激动。
村民们瞬间围了过来,看着泉水一点点汇聚成小水洼,清澈见底,还带着丝丝凉意。李大叔第一个上前,用手捧起一捧水,尝了一口,甘甜的泉水滑过喉咙,瞬间驱散了所有的燥热:“甜!这水真甜!比河里的水还好喝!”
苏婉清也松了口气,笑着对周老匠说:“谢谢您,周师傅,辛苦您了。”
“这是我应该做的。”周老匠擦了擦汗,眼里满是欣慰,“能为这么好的姑娘和热心的村民们打井,我也高兴。”
接下来的几天,工匠们忙着给井壁砌砖,防止坍塌,又在井口安装了一个巨大的木质水车。水车的叶片宽大厚实,只要有人推动水车的把手,地下水就会顺着木槽流出来,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各个药材地里。
水车装好的当天,村民们自发组织了“试水”仪式。李大叔第一个推起水车把手,随着水车缓缓转动,清澈的泉水顺着木槽流进黄芪地里,干裂的土壤贪婪地吮吸着水分,原本蔫了的茎秆似乎瞬间有了生机。张婶看着泉水流进自家的金银花地,激动得热泪盈眶,不停地对苏婉清说:“谢谢你,婉清姑娘,你真是我们的救星!”
更让人惊喜的是,当苏婉清往井水里加入少量灵泉稀释水后,奇迹发生了——用这种水灌溉的药材,长势比之前快了不少,蒲公英的叶片变得更加肥厚,金银花的花苞也多了一倍,周老匠说,按这长势,至少能提前十天成熟。原来灵泉升级后的“微弱净化功能”,不仅能净化水质,还能让普通井水带上滋养药材的功效,这是苏婉清之前都没预料到的惊喜。
井打好的第三天,村民们自发提着自家的特产来感谢苏婉清。李大叔带来了刚收获的新麦面,张婶提着一篮自家腌的咸菜,王大爷则送来了一捆晒干的艾草,说是能驱蚊辟邪。里正更是代表全村,送来了一块精心制作的木匾,上面刻着“便民惠民”四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是村里的王秀才亲笔写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灵泉神医:开局休夫后我成了首富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灵泉神医:开局休夫后我成了首富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