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华山封山之举,刻不容缓!”
他分析天下大势:“我华山虽遭此大难,元气大伤。”
他眼中闪烁着洞察的光芒:“然江湖风雨已起,正邪两道,乃至那些隐世不出的宗门……”
他预测道:“必将在未来一两年内,因利益争夺而重新洗牌,江湖必将陷入一片血雨腥风的混乱动荡!”
他握紧拳头:“此诚为我华山绝处逢生、养精蓄锐之天赐良机!”
他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沉重:“若再错失此机,恐……永无东山再起之日!”
岳不群眼中闪烁着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深沉光采与锐利。
“此外,我华山已非昔日威震一方之巨擘。”
他提出务实之策:“与其空守着山外那些无力守护、遭人觊觎的基业,不如主动舍弃!”
他规划道:“除却华阴县这根基之地必须牢牢守住外,其余产业地契,尽数转让变卖!”
他解释其意:“以此快速敛财,积蓄力量,更可示弱于外,麻痹强敌!”
他目光如炬:“眼下虚弱至极的华山,再难承受丝毫风雨飘摇了!”
宁清林长久地、深深地凝视着这个年轻的徒弟。
昏黄的灯光下,他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赞许与深沉的欣慰。
他缓缓颔首,声音带着一丝沙哑的肯定:“此言甚善!思虑周详,言之有理!”
他语气郑重:“看来,将华山未来托付于你手中,当属明智之选。”
他话锋一转,问出关键:“然则,江湖之大,消息便如人之耳目。闭门造车,绝不可取。”
他目光如炬,盯着岳不群:“这两年里,江湖上的风吹草动,绝不能阻断。你之前特意教导、安排下山的那几名厨子……应无大碍吧?”
岳不群闻言,面上露出一丝苦涩与无奈。
“唉,师父明鉴。此实乃弟子行下的无奈之策。”
他坦诚道:“华山可用之才,实在寥寥……那些厨子,不过是条不起眼的暗线。”
他不敢打包票:“此路能否走通,弟子也不敢尽信。”
他分析利弊:“他们虽无武功在身,便于潜伏,是最大优势。”
他忧虑道:“却也是致命的缺陷——手无缚鸡之力,自身难保。”
他汇报进展:“能否真正承担起打探、传递消息之重责,只能边走边看,考察后再定。”
他补充道:“弟子已着手为其配备信鸽,以期消息传递更为迅捷。”
最后,他无奈地摊手:“至于成或不成……也只能尽人事,听天意了。”
宁清林听完,陷入长久的沉默,眉头紧锁。
大殿内只剩下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最后,他只得长长叹息一声,带着无尽的无奈,沉重地点了点头。
翌日清晨,宁清林便与岳不群召来了德高望重、忠心耿耿的郭长老。
三人于内堂密室中,就封山的具体事宜与功法传授的细则,进行了极为详尽的探讨。
岳不群灵机一动,眼中闪着光,提议道:“师父,郭老,弟子有一想法。”
“何不设立一套‘门派贡献点’制度?”
“凡为华山出力、做出实际贡献者,无论内外门,皆可记录贡献点。”
“积累足够的点数,方有资格学习更高级别的功夫或秘技?”
“如此,既能激励弟子奋发向上,也能……”
然而此议刚出,便遭到了宁清林与郭长老异口同声、斩钉截铁的否决。
宁清林微微摇头,言简意赅,一锤定音:“传功授业,本已是天大恩泽。”
“若再以贡献为名,细加分阶,内外门之别岂非形同虚设?”
“根基未稳,人心浮动,如此分等,徒生间隙,有害无益!”
郭长老也捻着花白的胡须,频频点头,深表赞同。
“掌门所言极是!句句在理!”
他补充道:“人心微妙,尤其在此风雨飘摇之际,更需一碗水端平。”
“万不可再起任何事端,当以稳固人心、凝聚力量为上上之策!”
接下来的日子,对岳不群而言,堪称是冰火两重天,疲于奔命。
每日寅时未过,夜色尚浓,他便需悄然起身。
推开窗户,深吸一口凛冽的寒气,强打精神。
运转那刚刚入门不久的“金雁功”,手足并用地攀上陡峭险峻的朝阳峰。
于峰顶那块冰凉的巨石之上盘膝而坐。
对着东方天际喷薄而出的万道朝阳金光,凝神苦练精深奥妙的“紫霞神功”。
直至霞光收敛,体内奔腾的真气才缓缓归于丹田。
随后他便急急下山,脚步匆匆,如同被鞭子抽打。
一路狂奔,奔向那炊烟袅袅的内门厨房。
在锅碗瓢盆叮当作响的交响曲中,紧张地为师父、师妹,以及常住山下的郭长老准备热腾腾的朝食。
饭毕,碗筷刚放下,往往连一口热茶都顾不上喝。
郭长老那粗犷洪亮的呼唤声已准时在门外炸响:“小子!磨蹭什么?快过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伪君子到逍遥仙:道侣伴我行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从伪君子到逍遥仙:道侣伴我行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