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清林指着小楼,语气带着几分感慨与萧索:“喏,就是这里了。早年华山鼎盛时,历代前辈搜集了不少道家典籍,还有许多他们练功的心得手札、批注感悟,都存放在里面。只是后来……唉,疏于打理了。你想看什么,自己进去找吧。”
说着,他从怀中珍而重之地取出几本薄厚不一、边角磨损的书册,递给岳不群:“这些,是你目前所学武功的秘籍原典,你一并拿去吧。”
岳不群接过一看,心中一震。
正是《紫霞神功》、《华山心法》、《朝阳一气剑》、《养吾剑法》、《希夷剑法》、《太岳三青峰》、《华山基本剑式详解》以及《金雁功》!他学过的武功,尽在于此!
宁清林看着徒弟郑重的神色,脸上浮现一丝愧疚,叹息道:“不群啊……是为师太心急了。华山遭逢大难,为师心中焦虑,只想尽快重振门楣,无形中给了你太多压力,也让你跟着急躁起来。我华山内功,最重根基稳固,讲究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这两年……为师对你,实有揠苗助长之嫌,险些误了你的根基,让你走了弯路。为师……对不住你啊!”
他语声低沉,充满了自责。
岳不群心头一热,眼眶微湿,连忙躬身道:“师父切莫如此说!若非师父日夜督促,倾囊相授,弟子焉能有今日之修为?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弟子相信自己的基础还算牢固,只要沉下心来梳理弥补,定无大碍!”
宁清林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忧虑尽去,只剩下期许:“好孩子!你能这样想,为师就放心了。距离嵩山会盟,满打满算也就两个月光景。这点时间,再想武功突飞猛进,难如登天。不如就按你的想法,好好沉淀下来,把这根基理论吃透,为将来铺就一条更宽更稳的大道!”
“弟子明白!”岳不群用力点头,眼中闪烁着求知的渴望。
送走师父,岳不群撸起袖子,花了足足大半天的功夫,将这栋尘封已久的藏书小楼里里外外彻底清扫了一遍。
扫帚挥过,灰尘弥漫如雾;抹布擦过,蛛网纷纷掉落。
当最后一块窗棂被擦亮,夕阳的金辉终于能顺畅地照进楼内时,看着焕然一新的书架和整洁的地面,岳不群才满意地擦了把汗。
打扫完毕,他便一头扎进了这座小小的武学宝库。
他首先拿起那本早已翻烂、却从未真正细读过的《华山心法》。
这一次,他不再是为了练功而机械地背诵口诀,而是逐字逐句地推敲琢磨:何为“气”?如何“感气”?如何“导引”?如何“存纳”?如何“搬运周天”?那些以前只是囫囵吞枣、似懂非懂的概念,在专注的研读下,渐渐变得清晰、立体起来。
宁清林也时常过来,坐在一旁,耐心解答他提出的种种基础疑问,师徒俩常常一讨论就是小半个时辰。
时光在书页的翻动和思想的碰撞中悄然流逝。
一个月的光阴,就在岳不群每日雷打不动地攀登朝阳峰强健筋骨,其余时间全部沉浸在书海与师父的答疑解惑中度过。
他完全沉醉在这种系统学习、填补认知空白、打通关节的乐趣里。
这一个月的沉淀,如同清泉洗涤蒙尘的宝石,将他过去练功时许多不明所以的滞涩处冲刷得干干净净,许多以前忽略的细节也被重新重视起来,明白了其在整个武学体系中的关键作用。
在修炼上,岳不群彻底放下了急于突破‘紫霞神功’第三重的执念。
他决定重打根基,从第一层开始,一丝不苟地重新修炼。
他盘膝静坐,心神沉入丹田,引导着那一缕微弱的紫霞真气,按照第一层的行功路线,极其缓慢、极其专注地运转着。
不追求速度,不贪图进度,只求每一个呼吸都契合心法要旨,每一次内息的流转都圆融无碍,真正做到气随心动,如臂使指。
如此稳扎稳打,一个月过去,他只将‘紫霞神功’推进到第二重圆满,距离第三重尚有距离。
然而,此刻他体内的真气,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精纯、凝练、运转自如,运用起来更是得心应手,再无半分滞涩之感。
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充盈心间。
至于剑法,这一个月里,岳不群一次也没有演练过任何招数。
他把所有关于剑法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对《华山基本剑式详解》和《太岳三青峰剑谱》的反复研读与静思冥想之中。
尤其是那本《基本剑式详解》,他几乎翻烂了。
最终,他从中精挑细选出九式作为核心,反复揣摩其神髓:白云出岫之飘渺,有凤来仪之华贵,天绅倒悬之奇险,白虹贯日之决绝,苍松迎客之雍容,金雁横空之迅捷,无边落木之萧瑟,青山隐隐之幽远,古柏森森之沉凝。
他越琢磨越发现,这九式看似简单的基础剑招,彼此之间竟存在着奇妙的联系与呼应,招与招之间似乎可以随意组合衔接,并无固定的顺序,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变化可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伪君子到逍遥仙:道侣伴我行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从伪君子到逍遥仙:道侣伴我行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