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欢在一旁用力点头补充,眼神里闪烁着各种猜测:“上午刚任命的!听说特别年轻,还是从市里下来的呢!”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苏晚柠接过话头,神秘兮兮地继续说道,语气里带着一种对“内部消息”的掌握感:“我们听来的小道消息说,这位新来的周县长啊,八成又是上面哪位大佬安排下来‘镀金’的,走个过场,积累点基层经验,待个一两年肯定就高升回去了。唉,你说说,现在有几个真正愿意扎在我们这种小县城,踏实做事的空降干部?”
曾欢也表示认同,撇撇嘴说:“就是啊,我们这小庙,估计也留不下大菩萨。不过还有一个消息哦,”她顿了顿,像是要抛出更猛的料,“听说这位周县长,跟我们夏局长还是大学同学,好朋友呢!而且——重点来了——他正好就主管农业这一块!星姐,以后可是你的直接大boss了!”
“主管农业……周县长……”姜南星听着她们叽叽喳喳的议论,心里猛地“咯噔”一下。上午在局长办公室那个短暂而清晰的画面瞬间闯入脑海——那个侧脸轮廓分明、气度沉稳、目光深邃的陌生人……局长对他客气又熟稔的态度……难道,那个人就是她们口中议论的、新来的周县长?
这个念头让她心里泛起一丝微妙的不安和难以言喻的悸动。她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跟着笑了笑,附和道:“是吗?消息这么灵通?你们这都是从哪儿听来的?”
“嗨,机关大院就这么大,哪有什么真正的秘密。”苏晚柠摆摆手,一副“你懂的”的表情。
几个姑娘又低声交换了一些不知从哪个角落流传出来的、关于新县长背景的零碎信息,直到墙上的时钟指针清晰地指向下午两点整,上班铃声适时地响起,才意犹未尽地结束了这场午间八卦会谈。
苏晚柠赶紧溜回了自己的办公室。曾欢也吐了吐舌头,坐回电脑前开始忙活。
姜南星深吸一口气,将脑海中那些纷乱的思绪和那个清晰的侧影暂时强行压下,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她打开电脑,连接读卡器,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上午拍摄的那些照片上。
下午的阳光透过农业局办公室的窗户,在地面上拉出长长的斜影。姜南星坐在电脑前,专注地整理着上午拍摄的素材。
屏幕上,茶山的翠绿铺满视野。镜头缓缓移动,聚焦在一双双苍老却异常灵巧的手上。采茶的主要是村里的留守老人,岁月的刻刀在他们脸上留下了深深的沟壑,皮肤被阳光镀成了古铜色。然而,当特写镜头推到他们脸上时,那一条条皱纹里仿佛都盛满了笑意。一位阿婆发现了镜头,非但没有躲闪,反而有些羞涩地对着镜头笑了起来,露出几颗镶着的银牙,眼角的鱼尾纹簇成一朵灿烂的菊花;另一位阿公一边飞快地掐着嫩尖,一边和旁边的人说着什么笑话,开怀的笑容让他整张脸都亮了起来,充满了朴实的感染力。
“这些笑容,比任何宣传标语都更有力量。” 姜南星心里想着,指尖在键盘和鼠标上飞快操作。
她精心挑选着最动人的瞬间:那双布满老茧却无比精准的手的特写;那满载青叶的竹篓;那阳光下晶莹剔透的茶芽;尤其是那一张张洋溢着收获喜悦的、沟壑纵横的笑脸。她将这些片段流畅地剪辑在一起,配上舒缓而温暖的背景音乐,字幕则用简洁的白字写着:“春茶开采,山里有‘宝’,更有‘宝’一样的他们。#乡村振兴 #春茶 #留守老人 #劳动最美”
检查无误后,她依次将这段充满温情的视频上传到了局里的官方抖音号和视频号上。看着审核通过的提示弹出,她才松了口气,抬头一看墙上的钟,时针已然指向了五点十五分,快要下班了。
但这还不是结束。她熟练地登录了另一个名为“茶事星说”的个人视频号。这个号从去年冬天就开始运营,她坚持用视频记录茶叶生长的全过程:深冬的清园施肥、早春的修剪催芽、技术员的下乡指导……她用一个个短小精悍的视频,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茶叶知识图谱。
“茶园冬肥要怎么下?” “这一剪子下去,决定了明年的春茶产量?” “科技特派员地头授课,农户直呼‘解渴’!”
每一个视频都力求真实、接地气,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朴实的记录和通俗的讲解。也正是这份“真实”,让她这个不算活跃的账号,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也默默积累了小两万的粉丝。评论区总是很热闹: “博主是在农业局上班吗?讲得真清楚!” “这才是我爱看的!比那些虚头巴脑的强多了!” “看着茶树一天天变化,真治愈,期待春茶!” “没想到种茶有这么多学问,点赞!”
粉丝们的认可让姜南星觉得所有的辛苦奔波和熬夜剪辑都充满了价值。她深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或许会厌倦广告,但永远不会拒绝真实的生活和真诚的分享。她所做的,正是用镜头揭开农业神秘的面纱,让更多人看到土地的力量、劳作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而这,恰恰拥有最能打动人的力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惟见南星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惟见南星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