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场的清晨,是在大牛铿锵有力的劈柴声中开始的。经过连日的加固,这个临时据点越发有了“家”的雏形。围墙巍然,哨塔矗立,甚至连角落里都开垦出了几畦小小的菜地,虽然刚冒出点嫩芽,却象征着生机。
林逸站在他那张贴满标记的梁场平面图前,眉头却微微锁着。图纸的东南角,被他用红笔画了一个醒目的圆圈。小陈几天前报告的那个时断时续的“异响”,像一根细小的鱼刺,卡在他这位力求将一切风险控制在蓝图阶段的土木工程师喉咙里。
“同志们,开个短会。”林逸敲了敲桌面——一张用脚手架板临时搭成的桌子。
众人围拢过来,连负责警戒的刀疤脸和瘦猴也竖起了耳朵。
“东南角,小陈发现的异常震动,大家应该都知道了。”林逸开门见山,“未知即风险。在我们将这里建设成永久性基地之前,必须排除所有隐患。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搞清楚那下面到底是什么。”
大牛立刻来了精神:“林工,你说咋干?是挖还是撬?俺这力气早就闲得发慌了!”他拍了拍结实的胸脯,发出砰砰的响声。
老李则显得谨慎些:“林工,动土是大事,尤其是这年月。下面万一……有啥不干净的东西,或者惊动了什么,怕是不吉利也不好收拾。”他说的比较含蓄,但意思大家都明白,担心挖出尸骨或者更糟的东西。
小陈推了推眼镜,既紧张又期待:“林工,我的探测器虽然简陋,但那信号确实有规律,不像是地质活动……更像是……某种机械振动,但非常微弱。”
林逸点点头,综合了大家的意见:“老李的顾虑有道理,所以我们的行动必须稳妥。计划分三步走:第一,精密探测定位;第二,有限开孔探查;第三,评估风险,决定是否扩大开挖。大牛,你负责体力活,但要听指挥,不能蛮干。小陈,你负责监听信号变化。老李,你经验丰富,帮我把关。小雅,你负责后勤支援和观察围墙外动静。刀疤,瘦猴,外围警戒就交给你们了,有任何异常立刻示警。”
分工明确,众人立刻行动起。
第一阶段的探测,比想象中更有趣。林逸否决了大牛直接用铁镐刨地的提议,而是采用了更专业的“地震波反射法”的简陋版。他让大牛用一个大铁锤,以固定的节奏和力度,敲击以异响点为中心、半径五米内的不同位置。老李则趴在地上,用一根长长的空心铁管紧贴地面,耳朵贴在另一端,仔细分辨回声的差异。
“这儿!回声空!闷响,带点回音,深度不小!”老李在一个点位上标记下来。
“这个点声音实,下面是实心土。”
“这个点……有点奇怪,回声有点脆,像敲在薄壳上。”
大牛像个听话的重型打桩机,“咚…咚…咚…”地敲着,老李则像个老中医,时而点头时而皱眉地“听诊”。小陈拿着他的简易设备在旁边同步监测,不断报告:“信号强度在敲击时有轻微波动!下面肯定有空间!”
一番操作下来,地面上被老李用粉笔画出了几个圈和线。林逸看着这些标记,拿出尺笔,在图纸上快速勾勒。
“基本可以确定,”林逸抬起头,眼中闪着专业的光芒,“下面有一个大致呈长方形的地下空间,顶部距离地面约1.5米到2米。空间高度未知,但根据回声判断,应该不低于2米。其中一个区域的顶板可能比较薄或者材质不同。入口……很可能就在那个回声空的中心点下方。”
目标锁定!所有人的好奇心都被吊到了顶点。
第二阶段,有限开孔。林逸选择了那个顶板可能较薄的点位。这次动用了那台老式手摇钻机。大牛稳住支架,小陈负责摇动。钻头“吱嘎吱嘎”地向下钻进,泥土被一点点带出。
钻了大约一米多,钻头突然传来“咔哒”一声脆响,像是碰到了坚硬的东西,但紧接着又是一空!
“通了!”小陈喊道。
林逸立刻示意停下。他小心翼翼地将钻头提上来,只见钻头尖端沾着一些灰白色的碎屑,像是水泥块,还有一些暗红色的锈迹。
“是人工建筑!水泥结构!”林逸仔细检查着碎屑,又用手电筒照向钻孔。一股带着浓重霉味和土腥气的冷风从钻孔中涌出,但并不污浊,说明下面有通风。
“不是墓穴,也不是防空洞常见的厚重结构……”林逸沉吟着,“这水泥标号不高,像是几十年前的老工艺。这锈迹……是钢筋?”
为了看得更清楚,林逸让大牛用细长的钢筋探条伸进去探查。探条下去一米多,触底了。左右探了探,空间似乎不小。
“下面空间很大!等等……”林逸感觉钢筋头碰到了一个硬物,他轻轻拨动,下面传来“哐当”一声金属碰撞的轻响。
这声音在寂静的梁场里格外清晰。
“有东西!”大牛眼睛一亮。
就在这时,小陈突然低呼:“林工!信号!那个规律信号变强了!而且……频率好像加快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末日堡垒建造大师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末日堡垒建造大师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