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切割片卡住!请立即关闭切割器,检查刀片状态,否则可能导致切割器损坏!” 系统的警报声响起,我连忙按下停止键,小心翼翼地取下切割片 —— 刀片边缘已经出现了一个缺口,显然无法再继续使用了。
“该死!” 我看着损坏的切割片,心里一阵沮丧。这是我手里唯一能切割钛合金的工具,现在刀片坏了,剩下的切割工作该怎么完成?难道要放弃吗?
我坐在地上,看着只切割了一半的合页,心里充满了挫折感。从找到 “老兵” 号,到完成绑定,再到现在尝试开启舱门,每一步都充满了困难,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不断阻挠我前进的脚步。
“宿主请勿灰心,检测到周围 50 米内存在废弃的液压剪(绿色光点废品,无回收价值,但可用于剪切金属合页),可作为替代工具使用。” 系统的提示音像一道光,照亮了我的希望,“液压剪位于船坞东侧的废弃维修车旁,宿主可前往取用。”
我立刻站起身,朝着系统提示的方向跑去。船坞东侧的废弃维修车旁,果然放着一把锈迹斑斑的液压剪,虽然看起来很旧,但液压杆和剪刃还保持着基本的完好。我试着握了握液压手柄,虽然有些僵硬,但还能正常操作。
“太好了!” 我抱着液压剪,快步跑回货运舱门旁。液压剪的剪刃比切割器更宽,更适合剪切合页这种粗壮的金属结构。我将剪刃对准已经切割了一半的合页,双手握住液压手柄,用力向下压。
“咔嚓 ——” 液压剪的剪刃缓缓切入合页,铁锈和金属碎屑纷纷落下。虽然液压剪不需要电力,但需要的体力比切割器更大,每压一次手柄,都需要调动全身的力气,脸憋得通红,手臂的肌肉也鼓了起来。
就这样,我用液压剪代替切割器,继续推进切割进度。液压剪的效率虽然比切割器低,但胜在稳定,不会出现刀片卡住的情况。随着 “咔嚓咔嚓” 的声响,舱门合页处的金属被一点点剪断,切割进度也在缓慢提升 ——60%、70%、80%……
当切割进度达到 90% 时,我已经累得满头大汗,衣服完全被汗水浸透,贴在身上,难受得要命。双手因为长时间握液压手柄,已经失去了知觉,只能靠意志力坚持着。
“再加把劲!就差最后一点了!” 我在心里给自己打气,用尽全身力气,猛地按下液压手柄 ——“咔嚓” 一声脆响,最后一段金属被剪断,舱门合页终于被完全破坏!
我松开液压剪,瘫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就在这时,舱门突然发出 “嘎吱” 的声响,在重力的作用下,缓缓向内侧打开,露出一条狭窄的缝隙,一股尘封已久的霉味和金属锈味从缝隙里飘出来。
“成功了!” 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忘记了身体的疲惫。虽然过程充满了挫折和艰辛,但当看到舱门打开的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变得值得。
我休息了大约十分钟,恢复了一些体力,然后站起身,小心翼翼地推开舱门。舱门内侧是一条狭窄的通道,地面上散落着废弃的货运箱和绳索,墙壁上的应急灯早就熄灭了,只有从舱门缝隙透进来的阳光,照亮了前方的路。
我打开手电筒,照亮通道内部。通道两侧的墙壁上,还能看到当年货运通道的标识,虽然已经模糊不清,但依稀能辨认出 “货物分类区”“危险品存放区” 的字样。通道尽头,有一扇通往船体内部的金属门,看起来也需要开启,但至少,我已经打开了进入 “老兵” 号的第一道门,离修复它又近了一步。
“系统,扫描通道内部环境,确认是否存在危险。” 我在心里问道,同时握紧了手里的撬棍 —— 虽然通道看起来很平静,但谁知道里面会不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危险。
“检测到通道内部无有害气体,无结构坍塌风险,仅存在少量废弃杂物,安全等级:高。” 系统的提示音让我松了一口气,“通道尽头的金属门为‘老兵’号的内部隔断门,无电子锁,仅需手动开启即可。”
我沿着通道,小心翼翼地向尽头的金属门走去。手电筒的光柱扫过周围的废弃货运箱,有的箱子已经破损,露出里面的金属零件,显然是当年紧急撤离时留下的。走在这条沉寂了二十年的通道里,我仿佛能感受到 “老兵” 号当年的繁忙 —— 船员们推着货运箱,穿梭在通道里,为探索任务准备物资,而如今,只剩下一片死寂。
到达通道尽头的金属门前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我尝试着推了推金属门,门轴虽然有些僵硬,但没有锈死,稍微用力就能推开。门后是一个更大的空间,根据系统扫描,这里是 “老兵” 号的储物舱,里面存放着当年留下的部分物资,或许能找到一些有用的零件。
我深吸一口气,推开金属门,走进储物舱。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 “咔嗒” 声 —— 是巡逻机器人的履带声!而且越来越近!我心里一紧,连忙关掉手电筒,躲到一个巨大的货运箱后面,屏住呼吸,听着外面的动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