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01 协议数据包 1/10 发送成功,推进器接收确认”
“19:30:03 协议数据包 3/10 发送成功,权限签名模拟完成”
“19:30:05 协议数据包 5/10 发送失败,重新发送…… 发送成功”
当进度条达到 70% 时,日志突然显示 “推进器反馈‘数据校验错误’,暂停上传”,我的心瞬间提到嗓子眼,手指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 —— 难道是协议存在漏洞?还是推进器的接收模块出了问题?
“分析错误原因:推进器接收缓存区容量不足(仅 512KB),协议数据包发送速率过快(当前 100KB/s),导致数据溢出。” 系统立刻调整参数,“降低发送速率至 50KB/s,拆分数据包为 20 个小数据包,重新上传。”
进度条重新开始推进,这次速度慢了一倍,却格外稳定。19:32:15,当最后一个数据包显示 “发送成功,协议写入完成” 时,光幕上弹出绿色的 “1 号推进器控制权限夺取成功” 提示,我忍不住低呼出声,声音在空旷的舱室里回荡。
接下来是 2 号和 3 号推进器的协议上传,有了 1 号的经验,我操作起来更熟练,却也更加谨慎。2 号推进器的上传过程顺利,只用了 1 分 40 秒就完成;3 号推进器在最后阶段出现 “权限签名超时”,系统解释是推进器内部时钟偏差,通过注入工具发送 “时钟校准指令” 后,问题顺利解决。
当三个推进器的控制权限全部夺取成功时,距离实机测试还有 5 分钟。我瘫坐在地上,看着光幕上三个绿色的 “权限已获取” 标识,手指因为长时间握工具而微微发抖,后背的冷汗干了又湿,心里却充满了一种奇异的成就感 —— 我居然真的绕过了星舰的正规控制系统,用一个老旧的注入工具和简陋的协议,掌控了推进器的启动权限。
“实机测试倒计时 3 分钟,建议进行最后一次权限验证:向每个推进器发送‘紧急停机’指令,确认反馈正常。” 系统的提示音响起,我深吸一口气,在个人数据板上点击 “1 号推进器紧急停机指令发送”—— 几秒钟后,光幕显示 “指令接收成功,推进器进入待机状态”;同样的操作在 2 号、3 号推进器上重复,反馈全部正常。
我站起身,走到 APU 舱室门口,望着黑暗中隐约可见的三个推进器方向,心里的紧张感再次涌上 —— 接下来的实机测试,每一个指令都可能决定成败,一旦出现失误,不仅推进器可能损坏,甚至可能触发学院的监控警报。我真的能精准控制这三个老旧的推进器,让 “老兵” 号平稳移动吗?
“宿主当前心率 110 次 / 分,肾上腺素水平偏高,存在轻度紧张情绪。” 系统的光幕上弹出心率监测曲线,“根据历史数据,宿主在‘接线工程’‘模拟测试’等关键操作中,均能在紧张状态下保持操作精准度;且临时控制协议包含‘紧急停机’应急指令,可应对突发状况,无需过度焦虑。”
系统的安抚像一颗定心丸,我深吸几口气,努力平复心跳。口袋里的个人数据板传来轻微的震动,是测试倒计时的提醒。我握紧数据板,走向舰桥 —— 按照计划,实机测试时需要在舰桥观察 “老兵” 号的整体姿态,通过观察窗确认移动轨迹是否偏离。
凌晨两点半,船坞的应急灯突然闪烁了一下,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 “动力觉醒” 倒计时。我站在舰桥的观察窗前,望着外面漆黑的船坞,个人数据板的屏幕亮着,三个推进器的控制按钮清晰可见。
“实机测试启动时间到,是否发送‘推进器预点火’指令?” 系统的机械音在脑海里响起,光幕上的倒计时归零。
我深吸一口气,手指悬在 “预点火” 按钮上方,心里默念:“老兵,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动起来了。”
指尖落下,指令发出的瞬间,船坞深处传来三声微弱却清晰的 “嗡” 鸣 —— 那是推进器预点火的声音,像沉睡二十年的巨兽,终于发出了苏醒的低吼。属于 “老兵” 号的第一次实机动力测试,正式开始。而我,这个临时的 “权限夺取者”,正握着改变它命运的 “钥匙”,在黑暗中等待着那关键的 “第一步”。
喜欢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