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舱门后的通道里,硅基生物撞击舱门的 “砰砰” 声仍在隐约回荡,像催命的鼓点,促使雷诺加快脚步。他靠在冰冷的舱壁上调整呼吸,宇航服内的氧气浓度已降至 17%,数据板上 “返回休眠舱” 的导航箭头却突然闪烁 —— 之前标记的通道因硅基生物追击时的碰撞发生二次坍塌,原路线已无法通行。
“系统,重新规划路线,优先避开硅基生物活动区域,寻找前哨站核心区域 —— 那里可能有备用逃生通道,也可能…… 是信号源的最终指向。” 雷诺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手指在数据板上滑动,将 “非人类生物信号” 重新设为首要追踪目标。屏幕上的信号强度指示器虽因舱门阻挡降至 0.05mV,却仍稳定指向东北方向,像黑暗中永不熄灭的灯塔。
新规划的路线穿过前哨站的 “中央通道”—— 这里是前哨站的枢纽,却也是受损最严重的区域之一:顶部的照明系统完全熄灭,只有应急照明灯的光束在黑暗中切割出一道道亮线;地面上覆盖着厚厚的金属碎屑,失重环境下,碎屑随着他的移动轻轻漂浮,偶尔刮擦过宇航服,发出 “沙沙” 的轻响。
沿着中央通道前进约 30 米,前方突然出现一道与周围废墟格格不入的 “合金门”—— 门体呈淡银色,表面没有任何把手或控制面板,只有一圈环绕门沿的 “凹槽纹路”,纹路内泛着微弱的淡蓝色光晕,与联邦星舰的设计风格截然不同。系统扫描显示:【门体材质未知(非钛合金、铝合金),硬度是钛合金的 3 倍,凹槽纹路内检测到 “能量流动信号”,推测为 “生物识别或能量触发式开关”】。
“这不是联邦的技术……” 雷诺的好奇心瞬间被点燃。他伸出手,指尖轻轻触碰凹槽纹路 —— 刚一接触,淡蓝色光晕突然变得明亮,纹路内的能量流动速度明显加快,数据板的信号强度指示器也同步跳动:【信号强度 0.06mV,距离信号源 20 米,信号方向与合金门后方一致】。
就在这时,合金门突然发出 “嗡” 的低鸣,门体以 “从中心向两侧折叠” 的方式缓缓打开,不同于联邦星舰的 “滑动式” 或 “平开式” 开门方式,更像是某种 “生物瓣膜” 的开合,充满了未知文明的科技美感。门后传来一股带着 “淡淡草木清香” 的空气,与前哨站通道内的金属锈味形成鲜明对比,应急照明灯的光束扫过,一个相对完好的房间呈现在眼前。
这是一间约 50㎡的圆形房间,墙壁上布满了 “螺旋状的立体纹路”—— 纹路从地面延伸至天花板,呈顺时针方向缠绕,纹路内同样泛着淡蓝色光晕,光晕流动时,纹路仿佛活了过来,像一条缓慢游动的蓝色丝带。房间的地面铺着一层 “类似水晶的透明材质”,透过材质能看到下方的能量管线,管线内的淡蓝色能量液缓慢流动,为整个房间提供着动力。
“这到底是什么地方?前哨站里怎么会有这样的房间?” 雷诺的目光扫过房间的每一个角落 —— 没有破损的仪器,没有散落的残骸,甚至没有灰尘,与外面的废墟形成了 “两个世界” 的对比。系统扫描显示:【房间内检测到 “非联邦文明能量信号”,与墙壁纹路、地面管线的能量特征一致,暂命名为 “艾塔尼文明信号”(系统数据库无匹配,为首次发现);房间内无硅基生物信号,安全等级:高】。
艾塔尼文明 —— 这个陌生的名字像一颗石子,在雷诺的心里激起层层涟漪。他沿着墙壁缓慢移动,手指轻轻抚摸着螺旋纹路 —— 纹路表面光滑如镜,没有任何接缝,仿佛是一次性浇筑成型,这种精密的制造工艺,远超联邦当前的技术水平。
当他走到房间中央时,目光突然被一个 “圆柱形的透明舱体” 吸引 —— 那是一个直径约 2 米、高 3 米的低温维生舱,舱体由 “淡蓝色的透明材质” 制成,不同于联邦的 “玻璃 + 金属框架” 设计,整个舱体浑然一体,看不到任何拼接痕迹。舱体周围环绕着 3 根 “能量导管”,导管内的淡蓝色能量液正缓慢注入舱体,为其提供动力。
维生舱的顶部,有一个 “环形显示屏”,屏幕上跳动着淡蓝色的文字 —— 不是联邦通用的星舰文字,而是与墙壁纹路风格一致的 “螺旋状字符”,系统无法识别,却能通过 “能量波动” 推测出舱体状态:【维生舱运行状态:正常,内部温度 - 5℃,氧气浓度 21%,生命体征稳定,剩余能源:65%(独立能源系统,未依赖前哨站主电源)】。
数据板的信号强度指示器此刻已飙升至 0.12mV,屏幕上弹出提示:【信号源已锁定 —— 维生舱内部,包含 “非人类生物信号” 与 “应急信号”,两者频率一致,推测应急信号由维生舱自动发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