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上午,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大礼堂被布置得庄重而富有文化气息。巨大的横幅悬挂在舞台上方,“全市青少年诗词创作大赛决赛”的字样格外醒目。能容纳数百人的礼堂座无虚席,前排是参赛选手和他们的指导老师,后面则是前来观赛的学生代表、家长以及媒体记者。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紧张、期待和兴奋的氛围。
林砚作为特邀评委,提前半小时就到达了现场。他今天穿着一身合体的深色西装,显得沉稳而儒雅。在后台的评委休息室,他见到了其他几位评委,都是本市诗词界和教育界的资深人士,包括市诗词协会的副会长、几位重点高中的特级语文教师。大家对林砚这位年轻的“诗人评委”都表现出了友善和尊重。
在赛前简短的评委会议上,林砚主动提出了关于作品原创性的问题。他语气诚恳,带着对大赛公平性和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责任感说道:“各位老师,本次大赛旨在鼓励原创,激发青少年的创作热情。为了确保比赛的绝对公平公正,避免任何可能的争议,我建议我们在评审正式开始前,再次向所有选手明确并强调《作品原创性声明》的重要性。一旦发现抄袭,必须零容忍,严格按照规则处理。这不仅是对原创者的尊重,也是对每一位诚实参赛的选手负责,更是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其他几位评委对林砚的提议纷纷表示赞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感慨道:“林砚先生考虑得很周到。学术诚信和原创精神,确实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支持这个建议。”
大赛组委会的工作人员也立刻将这条建议补充到了开场流程中。
九点整,大赛准时开始。主持人介绍评委、宣读比赛规则后,特别加重语气强调了原创声明的严肃性。台下不少选手和老师都认真地点了点头。
比赛环节紧张有序地进行着。选手们依次上台,朗诵自己的原创诗词,并简要阐述创作灵感。作品题材丰富,有的歌颂青春理想,有的描绘校园生活,有的抒发家国情怀,虽然笔触尚显稚嫩,但都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蓬勃的朝气。林砚和其他评委们认真聆听,不时交换着赞许的眼神。
林砚表面上专注地评审着每一个作品,但内心始终保持着警惕。他知道,赵峰安排的“棋子”很可能就在这些选手中。苏清鸢坐在观众席一个不起眼的位置,手里看似随意地拿着手机,实则早已开启了录音功能,默默记录着现场的一切。王磊则在外围待命,随时准备接应。
果然,当轮到第15号选手孙薇上场时,林砚的心微微一提。那是一个看起来有些文静、甚至带着点怯懦的女生,脸色略显苍白,眼神有些闪烁不定。她走到舞台中央,深吸了一口气,开始朗诵她的作品。
标题是《青春启航》。
“少年心怀凌云志,不惧前路万里长。
书山学海勤为径,挑灯夜读梦启航。
同窗相伴共奋进,师恩如山记心房。
待到他日功成时,不负韶华好时光。”
这首诗一出口,台下不少熟悉林砚作品的观众,包括一些评委,脸上都露出了些许异样的神色。这诗的立意、结构、甚至部分用词,与林砚那首脍炙人口的《少年行》实在太过相似!几乎就是换了几个词的同义改写!
林砚心中冷笑,果然来了。但他脸上不动声色,依旧保持着评委应有的平静,甚至在孙薇朗诵结束后,还带头轻轻鼓了鼓掌。
轮到评委点评环节。前面几位评委都客气地指出了作品与某些名篇有相似之处,鼓励孙薇未来要加强独创性,但语气都比较委婉。
轮到林砚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大家都想知道,这位被“模仿”的正主,会作何评价。
林砚没有表现出任何愤怒或指责,反而露出一个温和鼓励的笑容,看着台上明显紧张起来的孙薇,语气平和地问道:“孙薇同学,你的这首《青春启航》,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创作这首诗时的具体灵感来源和思路吗?比如,是什么触动了你,让你想表达‘不负韶华’这样的主题?”
孙薇显然没料到林砚会问得这么具体,她事先准备好的说辞都是模糊的套话。被林砚这么一问,她顿时有些慌乱,眼神躲闪,支支吾吾地回答道:“就是……就是平时学习生活中的一些感受……觉得要珍惜时间,努力奋斗……”
她的回答空洞无物,完全无法支撑起一首诗的创作过程。
林砚点了点头,依旧不急不缓,接着抛出了第二个,也是更具杀伤力的问题,他的目光变得稍微锐利了一些,但语气依旧平和:“嗯,珍惜时间,努力奋斗,这确实是很好的主题。不过,我注意到,你的作品在风格和立意上,似乎与我的《少年行》有某些相似之处。你刚才提到‘受到我的启发’,那么,你能不能具体谈谈,你的这首《青春启航》,在创作思路和情感表达上,与《少年行》有什么不同或者独特的创新之处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后我靠略懂成了文娱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穿越后我靠略懂成了文娱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